引言
数字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数字教育旨在通过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变革提升教学治理体系和能力。
2022年,数字教育从信息化阶段进入数字化阶段,其内涵也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以人为本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尤其AIGC应用的广泛落地将成为实现这一内涵转变的关键。AIGC为数字教育市场发展带来新动力的同时,也将促使数字教育市场竞争格局重新洗牌。在一众参与者中,兼具数据和模型优势的企业将形成坚固的行业壁垒,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佼佼者。
2023年汽车、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大模型层出不穷,引发百模大战,也推动AIGC应用迎来落地潮。
AIGC应用是指基于行业大模型生成的智能应用。大模型按照应用场景可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其中通用大模型是基于公域数据进行训练,泛化能力强,但无法满足行业专业性、准确性的需求,行业落地价值不高。行业大模型是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用高质量的行业大数据训练或微调得到,不仅具备专业性,还能解决通用大模型幻觉问题以及实现价值观对齐,成为行业AIGC应用落地的根基。
AIGC应用将引发一场广泛的范式革命。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图1:AIGC应用引发范式革命

- 决策优化:由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AIGC应用基于对用户或场景数据的理解和学习,发现模式、学习规律,生成预测、推荐或洞察,科学指导未来行动,改变过往依靠个人经验判断的模式。
- 效率优化:从人工到自动化。一方面,AIGC应用能自动化生成内容,包括文案、代码、报告,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AIGC应用中行业大模型可以结合AI Agent实现复杂任务的自动化规划和执行。
- 体验优化:从标准化到个性化。行业大模型能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偏好提供个性化推荐。
AIGC应用已在多个行业落地。教育行业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行业,也在加快AIGC应用的落地,从近期教育部的多项促进人工智能和教育融合的举措中可见一斑,如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3月教育部发布4项行动助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等。
AIGC与教育的融合,将为教育体系带来突破性创新。
02 AIGC应用将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2.1 教育数字化新周期下,数字教育内涵由“教育赋能”转向“高质量人才培养”
2022年前,数字教育处于信息化阶段,以教育赋能为核心,建设内容以基础设施为主,包括采购信息化设备,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数字校园等。
2022年,《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将其列为重点任务,代表数字教育进入数字化新周期。教育数字化是以数据为核心,支撑教学环境、教育方法、教育流程、配套软硬件及数字化评价全方面的体系建设。
需要关注的是,进入教育数字化新周期后,数字教育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文章中指出“教育强国的根本目的是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数字化作为数字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内涵与教育强国一脉相承,从信息化的“教育赋能”升级为“以人为本”的高质量人才培养。
教育数字化将从教育模式和社会适应性两方面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一方面,教育数字化将革新教育模式,尤其与人才培养直接相关的教学、学习、评价等环节,培养具有高阶思维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将通过产教融合,提升人才供给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适配度,使人才的供给能适应并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