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见顶,人力成本逐年攀升,企业希望借力数字化来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动力愈发强烈。随着AIGC、深度学习等AI技术的成熟,数字员工逐渐进入企业的视野。
数字员工是指以AI技术为核心,为企业提供多种辅助功能的产品集合,包括结合AI能力的RPA机器人、数字人、桌面助手等多种应用。
以RPA为例,如今RPA厂商将RPA机器人与OCR、NLP、ML等AI技术结合,打造新一代数字员工。其既具备RPA处理基于规则的重复事件能力,又具备非结构数据处理能力,如表单识别录入。其中RPA和AI的关系像是人的手脚和大脑,RPA负责执行规则清晰的流程,而AI负责判断数据、提取信息,为RPA提供执行流程。
作为一门由价值驱动的新技术,数字员工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仅以RPA与AI 结合的市场为例,IDC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RPA+AI软件的市场规模约为17.8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52.1%。预计未来几年中,中国RPA+AI软件市场都将保持较高增速,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50%。
未来在大模型赋能的AIGC加持下,新一代数字员工已经被提上日程。RPA与AIGC能力结合的数字员工会具备自然人的对话能力、界面的阅读理解、识别和自动操作能力,未来企业会有两大人力资源组织,一个是HR部门,另外一个是数字化运营部门(COE部门)。前者负责新员工入职培训,后者负责数字员工的培训。微软的Windows Copilot能以自然语言互动的方式帮助员工处理内容总结与摘要、行程规划等更抽象、复杂的工作。数字人能够与真人员工共同工作,打造企业“人机协同”的员工队伍。
面对数字员工发展的新态势,以及AIGC的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企业需要积极布局数字员工,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赢得生存先机。基于此,爱分析开展了数字员工厂商全景研究。
爱分析认为,从技术架构角度,数字员工市场可以划分为技术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技术层包括数字员工的底层技术,如云原生、大模型等。平台层包括RPA平台、智能文档平台等,为上层数字员工应用输出原子化能力。应用层包括垂直行业场景应用和通用场景应用两部分,每部分包含若干特定市场。数字员工市场划分详见下图。
本评估报告聚焦RPA平台市场,爱分析遴选出具备成熟解决方案和落地能力的厂商,供企业在做RPA平台厂商选型时提供参考。同时,在该市场下,爱分析重点选取了RPA平台厂商来也科技进行能力评估。
市场定义:
RPA平台是指包含设计平台、机器人和控制平台,结合其他功能性组件,共同实现企业流程自动化执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平台产品。
甲方终端用户:
IT部门、业务部门
甲方核心需求:
企业早期布局RPA时,需求主要集中在打通数据孤岛、节约人力等方面,侧重于RPA的功能和性价比,希望使用RPA解决某项单点业务。近两年来,企业对RPA的落地从单点式向规模化转变,对挖掘RPA机器人应用场景的需求明显增加,并逐渐开始以全局视角思考RPA布局,从企业级系统落地的维度,对RPA提出了新要求,如更强的兼容性、保障数据安全和合规性、集成行业组件、与AI等自动化技术结合进行定制化开发等。
图 1 企业对RPA的需求变化
未来,RPA将与更多自动化技术结合,形成企业级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在甲方侧,RPA机器人需要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是企业的主要诉求。例如,RPA与AI的结合能够拓展RPA的能力边界,完成更多原本需要人工执行的工作。大模型赋能的AIGC也为RPA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下一代结合AI能力的RPA机器人或将能与人类通过自然语言交流,并具备更高的智慧,主动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自动调整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