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

数据驱动,财税职能从信息计量走向价值创造 | 爱分析报告

《2022爱分析·业财税一体化实践报告》正式发布!

2022年09月13日
  • 企业服务
  • 业财税一体化

报告编委

张扬 
爱分析联合创始人&首席分析师
文鸿伟
爱分析高级分析师
廖耘加
爱分析分析师
外部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瞿剑川
中税云创始人兼CEO

特别鸣谢(按拼音排序)

报告摘要

随着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入,原来相互独立割裂的业、财、税信息化系统已形成明显的“数据孤岛”,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企业经营发展环境,数据驱动决策与运营的实践趋势天然要求重构业务、财务和税务的关系,以便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灵敏性、适应性。

企业在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中,首先,通过立足于业务数据驱动,打通业务、财务及税务系统,实现对财税工作全流程的自动处理;其次,基于精准、实时的财务信息,建立面向业务的分析、评估与管控,提升对业务的洞察与赋能;最后,基于业、财、税的综合信息,从公司层面帮助企业决策者基于实时、全景数据进行及时、科学决策。

本报告重点选取业财一体化和税务管理两个市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企业“业财税一体化”建设进行研究。

业财一体化

中大型企业各主要部门都进行了信息化升级,配有诸如OA、项目管理、财务管理、ERP等管理软件。相较于之前的人工处理,信息化软件虽然给各个部门内部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极大便利,但软件大多来自不同供应商、企业自身信息化战略的局限性等原因,致使企业内部“烟囱”林立,不同部门、价值链环节的数据无法与其他部门实现共享。此外上述传统的信息化方案是以业务线或财务线的单一维度与视角为切入点,造成业务和财务分离,沟通协作效率低下,弊端明显。由此,企业管理者无法第一时间洞察全局并实时动态掌握企业经营状况,给管理决策带来诸多困扰和挑战,财务的价值也局限于事后的核算与分析,无法有效反哺业务并形成良性循环。

企业的业财一体化转型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同源、口径统一,实现财务全流程自动化处理,提升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其次,需要从财务视角出发,建立面向业务的相关分析、评估和管控维度,赋能业务创新发展。最后,基于业财数据利用智能化技术帮助管理层进行及时、科学决策。

基于上述需求,实施业财一体化,首先,通过财务中台实现数据接入、数据同源、数据口径拉齐,基于业务数据利用规则引擎等技术实现财务流程的核算自动化。其次,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和重要节点,嵌入财务管控,并结合财务视角建立对业务的分析和预测体系,赋能前端业务经营。最后,在实现了流程自动化和构建了业财分析联动的基础上,释放财务和业务的战略支持价值,帮助管理层进行有效决策。

税务管理

金税三期、四期的开展,使得税务机关将更加全面、透明地掌握企业经营信息,全方位、全业务、全流程、全智能地动态监管企业纳税状态。企业将会面临账务处理难度更大,税务风险进一步增加的情形。曾经企业税务管理采用的粗放式、手工作业的模式与税务局端大数据监管产生严重错位,企业迫切需要填补税务管理信息化空白,通过“以数管税”来应对税务局“以数治税”。

大型企业税务管理的需求,一方面来自国家税收体制改革,“以数治税”、“精准监管”的合规性要求,另一方面也来自企业内部驱动的税务合规遵从、企业经营精细化管理以实现提质增效和价值创造的需求。当前,企业税务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需求:一方面大部分企业无法形成一套规则化的税务管理制度,企业难以对税务政策体系化、明确化进行规范管理,税务风险管理能力较低。另一方面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常常缺位,不能系统性、全局性进行税务筹划和风险管控。大型企业迫切需要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建立全面的税务管理体系,从而提高计税的精准度和合规性,同时提升企业税务筹划能力,进而实现防范税务风险、降低纳税成本的目的。

基于上述需求,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目标主要针对税金计算自动化和税务筹划智能化两部分。税金计算自动化主要是指能够按照企业的业务发生实质进行自动化的应税判断和税金计算处理,并支持一键申报。实现税金计算自动化包含了数据获取自动化、数据治理自动化和计算过程自动化。 税务筹划智能化主要是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针对税务筹划和风险管理形成数字化解决方案,辅助企业在税筹方案制定时进行决策优化,以提高税务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