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释放新数能”访谈
国家战略及企业业务应用对数据的重视度不断提升,据统计,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数字经济”,至今累计3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数字经济是新兴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已成为普遍共识。
作为全球领先的商业信息提供商,邓白氏在全球及中国地区推出了释放新“数”能系列访谈,全球版访谈Power of Data已于去年推出并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此次华夏邓白氏和微码邓白氏推出了中国本土系列访谈——“释放新数能”,“数能”是个新词,可以理解为数据的能力或能量,华夏邓白氏和微码邓白氏推出此次访谈,旨在成为行业专家和意见领袖交流对话的平台,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有效运用数据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管控风险以及实现业务转型。
释放新“数”能系列访谈·第二期
对话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打造数据流通开放平台,构建数据融合生态
释放新数能系列访谈第二期邀请到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总经理卢勇,接受微码邓白氏总经理张涛的访谈,双方共同探讨了区域数据流通发展趋势,并展望了未来战略生态合作的契合点。
数据在政府和企业中的作用日趋重要,而各方数据资源的流通和融合有利于充分释放数据动能,推动企业间的生态建设;同时,解决好安全合规问题是推动数据高效流通的前提。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在两方面分享了实践与见解。在访谈过程中,张涛总经理也提及了微码邓白氏和华夏邓白氏对于生态合作的愿景以及未来如何为政府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战略规划。
访谈精彩内容节选
构造数据流通生态,更好地用数据赋能政府和企业
张涛:卢总您好。欢迎参与华夏邓白氏、微码邓白氏“释放新数能”系列访谈节目。因为数据的应用领域很广泛,今天会有几个聚焦。第一个聚焦是围绕数据的交换或者流通;第二个是数据的治理,包括它的安全;最后从商业或者从服务政府和企业这个角度,跟您聊一下怎样提升数据相关的服务。首先,还是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上海数据交易中心。
卢勇:很高兴我们在签了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可以有进一步的沟通。数据交易中心是在2016年成立的一家国有控股的功能性机构,主要是赋能企业和政府,通过第三方数据的使用,来提升他们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数据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数据交易中心从2016年开始,就在这方面有所尝试。目前我们主要的业务聚焦领域包括数据流通、政府数据的开放和数据应用三个方面。未来更大的发展计划还包括沿江沿海的策略,以及怎样与其他省份合作来推动整个区域数据流通业务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在研究未来怎样能够与邓白氏这样的国际机构合作,来推动跨境数据流通业务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在持续关注、聚焦和发力的领域。
张涛:因为数据这个领域很大,释放的新数能包含了很多方面,包括您展示的个人的和企业的。上海数据交易中心的数据是很丰富的,所以想请您分享一下,如果我们聚焦在数据的流通和打通的课题上,您这边有什么新的成果。
卢勇: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一直致力于在这些方面构造一个生态。数据交易背后我们更想强调的是数据的连接,要打造的是一个将来能够覆盖全球的数联网络。所谓的数联网络就是怎样能释放数据的动能,找到数据的资源以及需求,未来把它们对接起来以后就能让数据发挥它的价值。
目前来说我们发力的点主要还是集中在互联网营销、互联网征信这些场景,但是我们现在看到一些垂直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有一个做生猪大数据研究的机构想跟我们合作,他们要推动的是从源头的母猪存栏量到最后变成肉产品整个产业链上的生猪供应。他们需要我们的技术和规则来赋能,帮他构建起整个农业领域的大数据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像这样的应用,包括能源及其他领域。其实未来的前景非常广泛,我们也需要跟邓白氏这种有能力的企业合作,来共同推动这个生态。
张涛:刚才您讲到一个产业或者行业,现在最难的就是怎样打通不同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其实可能有很多数据已经能拿到,或者有很多数据别人愿意去共享,但是行业的分布实在是太广泛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或者行业的发展,其实现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关联度已经不简单是供应与需求这种关系。
邓白氏是一个做事很合规的企业,我们都在服务政府,服务企业,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数据的源头、合规性以及安全性,包括一些隐私,我们想从布局或者治理上请教您一下。
卢勇:我们把整个数据应用分成三块。源头的数据采集或者数据的提供是一方面,最后的数据使用是另一方面。要解决的大量问题是在当中的数据流通环节,所以我们把整个产业链切成三段以后比较容易理解。数据的提供方要负责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合规,数据的使用方要解决用户授权数据的使用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在数据流通过程当中的合规安全问题。
这一块比较敏感的是跟个人相关的数据,就是怎样把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起来以后,能推动数据的流通,产生更大的价值。因为往往在使用场景下,需要用到的是一个群体画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去解决这个问题。
在怎样解决个体相关的数据脱敏问题方面,我们是拿了国家发改委大数据流通与交易的国家工程实验室资质的。国家也希望通过利用上海数据交易中心的技术、能力和平台,来帮助国家制定数据流通当中的规则、技术以及规范标准,全国有差不多6个这方面的规范都是由我们提出的。
举个例子,在怎样解决个人数据流通的问题当中,我们与国家标准规范的公安三所合作,利用国家的技术,在上面引申出来对任一ID进行脱敏的保护机制,称之为xID,已经形成了一个标准,也形成了一个生态。在市场上除了我们在推之外,百度、中金这样的金融机构也在利用这个方法来解决数据流通当中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问题。在我们上海大数据中心的一网通办业务场景当中,也利用到了这样的技术和规则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张涛:其实数据治理是微码邓白氏的一个强项,我们有很强的数据治理团队,怎样去提升数据的服务是基于前两项的能力,我们有这种能力才能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所以在我们已有的战略合作基础上,也想跟您探讨几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围绕政府的项目,包括金融类的企业普惠金融或者其他领域,我也想听听您这边的一些规划。如果我们和微码邓白氏或者华夏邓百氏在未来的战略合作上还有更好的契合点,应该是什么样?
卢勇:我觉得我们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尤其是邓白氏主要研究企业,企业数据现在对大数据应用来说,作用越来越大。现在对企业的研究,除了金融部门或者和金融相关的征信场景需要用到企业数据,甚至政府对企业的研究,对行业和产业的赋能,也需要大量的企业数据,但企业数据的供应比较难获取或者比较碎片化。
比如政府去研究这些企业的运作能力,可能会跟局部的一些银行合作,因为银行对企业进行了资金支持,所以有这方面的数据积累,但是很难找到一家银行能够获取整个行业的数据。像您刚才讲的汽车生产制造,包括零配件、整车,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需求。很多政府都要在这方面进行研究,或者要依托于这样的数据平台来开展政府的应用。
我们目前能够掌握的数据供应源还比较少,所以在这方面如果能够和邓白氏形成长期合作,利用你们的一些研究成果、模型、数据源,可能更好地服务政府。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看看未来是否能进一步拓展。
张涛:就目前来看,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些机制,会有相应的部门和人员定期和政府沟通。第一个是做事要合规,第二个是要服务于政府和企业,第三个是怎样能把国内外的优势做一个整合,我们一直在致力于这方面的贡献。
我们在疫情初期,在中国或者美国也做了一些比较大的举措,做了一些相应的贡献。我想请您分享一下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做了哪些举措,看看有没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为政府或者企业做作更大的贡献。
卢勇:疫情之后,数据交易中心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比如我们在上海做的一网统管工作,在疫情来了之后有抗疫防疫的要求,主要侧重于帮助城市运营管理的平台,去构建出新应用,帮助政府做抗疫防疫的管控,比如入境人员的管控等方面的工作,这方面其实需要用到大量维度的数据,目前还局限在这个之内。
但实际上,刚才您介绍的像医疗物资这方面,我们在疫情期间也帮助政府部门更多地了解市场情况。所以你们有这方面的数据,我们以后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让我们的市场更了解哪些地方还有抗疫物资生产的潜力,可以再推动这方面的工作。
张涛:我相信如果我们有收集这种疫情数据,或者医疗物资数据的手段,同理我们也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做更好的优化,这也是行业方面的一个应对。因为行业太多了,我们也在聚焦怎样能把几个很好的行业做得更好。
我们现在能想到的汽车零配件,或者医疗整个环节,这里面有很多标准化能处理的东西。打个比方,一个整车里面有多少汽配零配件有国标,有欧标,有很多标准的要素我们能做,但是还有很多我们没有的。一方面需要政府更多地扶持我们,把一些边缘化的行业或者制造类的行业更标准化,我们才能从这种结构化的数据输出结果,这也是我们在讲的数据治理层面。
卢勇:数据交易中心还有一个任务是和工信部一起合作,来帮助工信部推动全国数据治理标准的推广,国家称为DCMM。这项工作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因为你们有这方面数据治理的经验,政府也有这个需求,我们会在当中推动它的发展,帮助企业提升数据管理水平。
其实不光企业,政府在数据运用的时候,碰到的一个很大挑战也是数据质量的问题,因为它的数据来源是各个部门各个委办局,最后能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格式,对数据的应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可以和邓白氏一起在这方面做一些推广,你们利用你们的一些经验介绍给中国的企业去做。
张涛:我也想跟您分享一些我们的规划,您也分享一下您这边的规划。微码邓白氏一直觉得我们的基因是数据和分析,数据可能会占比更大一些,我们要增强分析能力,所以不断地引入一些国外的产品,或者自己在本地做一些分析化的数据结果,给客户或者政府去做更好的服务,这是我们的规划之一。
邓白氏今年也推出了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加速计划D&B Accelerate,我们希望在一些领域里面能够把双方或者多方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服务更多的客户群体。
这是我们2021年的重要规划。但是基于前面两点讲的数据和分析,加上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有一些政府的政策指引,能够让双方有更清晰的服务指南。请您讲一下您这边的一些规划。
卢勇:其实数据交易中心在持续不断地拓展我们整个的数据生态。
除了目前我们着力的互联网营销、互联网征信这些场景之外,我们还会再不断地拓展。从另外一个层面看,我们也在推动全国数据交易流通方面的发展,制定了一个叫做沿江沿海的战略。
沿海是从山东开始一直到南面的福建,沿江从上海长江口开始一直到湖北、湖南、重庆、成都这一条线上。我们希望跟这些省份达成一些合作,因为沿江沿海的这些省份代表了中国差不多超过40%以上的GDP,覆盖了30%以上的人口,相对来说是经济发达地区,需要更多的数据推动,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发力。今年我们入股了山东省的数据交易中心,希望通过跟他们的合作来推动当地数据交易流通的发展。
同样的模式可以复制到我们沿江沿海的其他省份。在未来,我们的业务会走出去,合作的面会更广,所以在这块可能可以和邓白氏探讨一下与哪些区域的企业能够形成合作模式。
张涛:刚才您讲的一个走出去,我们在战略里面引进更多海外的一些数据和产品,就包含了这一部分的布局。
卢勇:另外您刚才也提到了怎样在合规合法的环境下来推动数据的应用,中国相对来说虽然没有像欧洲颁布的GDPR、美国的加州消费者保护法等,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其实走的也相当快。实际上从2016年颁布的《网络安全法》开始,我们就规范了数据的一些应用,今年我们推出了《数据安全法》的草案,到年底我们可能还会推出《个人信息保护法》。
这三部法律对我们数据应用的规范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可能会借鉴邓白氏在海外全球数据安全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的一些实践,更好地探讨怎样在一个合理合规的法律框架下面去推动数据的应用,这也是我们未来能够形成合作的一些点。
张涛:非常感谢卢总今天参与我们的访谈以及精彩的分享。祝愿上海数据交易中心,包括微码邓白氏、华夏邓白氏,在服务于政府,服务于数据,服务于数据治理,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帮助,给政府带来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