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智能

300亿“一网通办”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B2G迎来新风口

下一个风口,解读中国“一网通办”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2020年08月25日
撰写 | 卢施宇 鲍怡廷
  • 数字政府
  • 数据智能
  • 一网通办
  • 思贤科技

全球范围内,数字政府(Digital Government)建设投资呈上升趋势,中国的进展尤其迅速。

根据《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排名全球45位,相比2019年提升20位,进入电子政务发展“非常高”组别,其中上海市政府“一网通办”作为典型案例入选联合国此次报告。这一成绩离不开中国各级政府在过去数年付出的努力和投入的资金。

随着数据基础设施的完善,政务应用数字化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首要任务,“一网通办”则一跃成为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核心环节之一,这意味着政府资金的倾斜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过去数年,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未来数年,政务数字化的市场又将是谁的机会?基于政策的梳理,国内外城市案例的研究,以及行业代表企业的深入访谈,爱分析将通过本文对这两个问题作出详细解答。

顶层政策驱动,“一网通办”建设迈入第三阶段

中国顶层政策大力推动“一网通办”建设,自2016年始,如今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这是中国中央政府首次明确提出数字政府建设相关目标。

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了“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目标,即“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一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

此后2年间,国务院多次针对“一网、一次、一门”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目标,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内初步完成“一网通办”的建设,让国家和各省市的高频政务服务实现数字化办理。


从政策重点及目标来看,2016年到2018年,顶层政策逐渐规范了“一网通办”平台建设的总体架构及实施目标,完成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从无到有,实现信息化;从2018年到2020年,则是各省、市、区县,全面落实建设“一网通办”平台建设,线上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线下推进“一门、一次”改革在县域区域落地,实现“一网通办”在区域上的全面覆盖,初步完成数字化。

2020年起,“一网通办”建设进入新一阶段,重点将从平台建设、规范梳理,转向具体业务事项和智能应用的建设。例如,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6月主持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要求年底前各省份实现企业开办服务的“一网通办”,进一步深化数字化。


顶层政策设计在全国各地落地,进程分先后。

其中长三角地区在“一网通办”建设上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已经进入“一网通办”智能化阶段。例如,2019年起,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始推进“AI+一网通办”建设,聚焦“AI+审批”、“AI+监管”、“AI+服务”等领域,优化居民和企业的办事效率和满意度。

除上海之外,浙江、广东等地在“一网通办”实践上也处于国内领先。

例如,浙江省以“最多跑一次”作为核心政务服务改革目标,侧重省市县政务服务资源整合与流程再造,以此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广东省则强调建设政务服务与民生服务一体化的平台,通过各类智能应用简化群众和企业办事流程。

相较之下,当前内陆三四线城市、县域区域在智能化应用建设层面动作较少,未来2-3年有望迎来大发展。

整体而言,“一网通办”是一个系统化工程,由于存在一定地区发展差异,各地政府改革过程不尽相同,但改革工程核心类似,即包含数据规划、治理、应用,业务流程重塑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的长期规划和投入,也需要多种类型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运营。

根据建设和运营阶段的不同,企业对于参与一网通办建设的企业能力要求也发生变化。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政府需要两类企业:第一,阿里、华为等在数据基础设施层面提供服务;第二,IT外包企业开发门户、业务流程系统。而到了第三阶段,政府需要在应用层面进行深化建设,通过智能化应用提升“一网通办”各类事项的办事效率,将是思贤科技等数据智能厂商的机会。

智能应用将成为未来“一网通办”建设核心

根据爱分析调研,典型的“一网通办”技术架构包括三个大的层面: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共享、智能应用。经过多年建设,底层数据基础设施已比较成熟,目前上层智能应用逐步成为政府的核心诉求与考察重点。


其中,数据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如云、数据库等,及相关的网络传输、数据治理服务。在这一领域,主要是华为、阿里等企业为政府提供服务,如华为在近期发布的“智简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意在帮助各委办局实现数据传输的互联互通,支撑上层业务流程和智能应用。

数据资源共享层包括: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地理信息四大基础信息库,以及相关数据资源服务目录、开放门户系统和业务流程系统。数据资源共享是“一网通办”的骨架,但这一领域技术壁垒不强,主要是各类地方性软件企业、软件外包商为政府提供建设和维护服务。

智能应用层则主要面向办理业务的群众和企业,通过智能化应用赋能传统流程中的办事人员,甚至在收件、资料审核等环节替代办事人员。在这一层提供服务的厂商不仅需要对政府的办事流程有深入理解,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对政务业务改造进行深层次梳理,还需要较强的AI技术能力,实现业务办理的自动化应用,壁垒性强。

政务市场具有地域分散、需求复杂的特点,“一网通办”领域同样如此,参与者众多。其中既有阿里、腾讯等,有能力提供基础设施到上层智能应用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厂商;也有三大运营商、华为等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厂商;还有东软、太极股份、烽火科技等集成商和软件外包服务商;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思贤科技等则以提供上层智能应用为主。

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一网通办”建设仍处于数据资源共享层建设的阶段。即四大基础信息库建设基本完成或完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三大库的建设,而重点建设开放门户、各委办局流程系统,而部分领先省市,如上海,已经开始着手建设智能应用,实现“一网通办”的智能化。

以思贤科技和浦东行政服务中心共同打造的“AI+审批”为例,前端应用了OCR、NLP等技术实现企业审批事项的自动识别,后端则综合机器学习、NLP、知识图谱等多项技术,形成审批规则库,支撑审批业务处理。实现对1000多个企业审批事项的⾃动识别和审核判断,给出审核结果及建议。同时,针对相关政务审批事项,可以帮助办事人员一键生成办事所需的材料,有效减少其材料准备时间,降低退件率。


此外,上海市政府还与腾讯云合作建设“随申办”超级应用,接入70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群众关注的户籍、缴费,企业常用的资质认证、营业执照管理等,均可通过“随申办”小程序进行办理。

这其中腾讯云不仅提供了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设施的支撑,也融入了人脸识别、OCR、NLP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应用让办事人员减少了纸质材料的准备。

年投入300亿,“一网通办”的未来是谁的市场机会?

根据爱分析对于各地政府公开招标信息、政策的研究梳理,以及行业内相关专家调研,三四线城市在“一网通办”(或“互联网+政务”及相关基础设施)领域年投入预算大约在3000万-6000万之间,一二线城市则约在5000万-1亿之间,县级行政区大部分在300-500万。

按此估算,中国各级政府在“一网通办”相关领域的预算投入大约在300亿元,未来几年,预计顶层政策在支持力度上不会发生大的调整,该领域预算大致将维持在这一水平。


据估计,当前“一网通办”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预算分配约50%。一二线城市政府对智能决策需求较强,剩余预算中约20%应用于智能决策领域。针对三四线城市以及县级行政区,剩余预算中约40%用于数据资源共享层的建设,真正用于智能决策领域的预算占约10%。预计2023年之后,这一局面将发生变化——全国范围内“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基本完成,智能应用层建设方兴未艾。

预计2023年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共享领域预算投入比例将下降,各城市智能应用建设预算占比将达到20-25%并在未来逐渐上升,即“一网通办”智能应用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约35亿上升至2023年的约75亿。


未来,爱分析认为“一网通办”将不仅包括政务服务的智能化,还包括政府数据开放生态的建设,让民众和企业更好地使用政府所收集的数据。这一方面,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列。

他山之石,“一网通办”的未来方向

经过“十三五”期间的大力发展,中国政府在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层面,已经不逊于欧美发达国家,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除了智能应用建设之外,“一网通办”还可以发力打造面向企业和个人应用场景的政府数据开放生态。

对于中国政府,数据开放生态建设是有价值且有必要的。

联合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欧洲23个最大的国家政府中,最佳地利用数据和分析技术将节省15-20%的行政费用。这一数字在中国很可能会更高。

另一方面,个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自身对于政府数据应用有了更高的需求,例如疫情防控涉及到跨委办、跨省市的数据协调,以及政府和企业(如腾讯、阿里、电信运营商等)的数据协同。目前体制下数据获取成本高、行政手续复杂,大大限制了相关数据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在政府数据开放生态上,伦敦是全球标杆之一。在基础设施层面,伦敦已完成跨政府部门的数据打通,并将其汇总到公共数据库——伦敦数据储存库(London Datastore),向个人和企业免费开放。进一步地,在《共建智慧城市》规划中号召企业共同参与,建立政府开放数据生态。

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在数据收集方面并不落后,但在数据开放上则相对谨慎。参考伦敦,及丹麦、新加坡等先进经验,中国政府可以结合政府与企业力量,在覆盖全国的“一网通办”平台基础上,逐步将更有价值的政府数据,如地理、资源相关数据,个人收入、企业收入等数据,逐步开放给相关个人或企业授权使用,提升信用、金融、交通、医疗等场景下的政府数据应用价值。同时,探索参与“一网通办”建设运营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数据合作共赢模式,大大提升了企业参与建设的意愿。

智能应用的领先实践:智能审批大脑

在“一网通办”智能应用建设方面,中国的领先实践在上海。

自2017年起,上海市政府发布多项“一网通办”政策,旨在加快推广“一网通办”应用场景落地,已基本完成各委办局信息库“上网”,市内16个辖区均已开通“一网通办”窗口,已满足“一网通办”的“能办”需求。


但在“一网通办”运行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痛点。以浦东新区为例,“一网通办”建设遇到两方面的痛点:一方面来企业办事人员,办事材料复杂、退件率高、审批周期长等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来自工作人员,线下“大综窗”建设完成后,窗口人员要处理的审批事项种类繁多、收件量极大,对工作人员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思贤科技与浦东行政服务中心的合作,将AI技术应用于审批流程,建设智能审批大脑,大大缓解了“一网通办”的两大痛点。

首先,思贤科技业务人员与浦东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同,深入挖掘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政务流程再改造的业务逻辑,将审批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以及审批点进行梳理,从而构建政务审批的知识图谱和审批规则模型。

其次,是运用OCR、NLP等技术,将送审纸质资料进行识别,提取审批的要素,同时对资料的审批点进行汇集,评估每份资料的准确度和评估审批通过的可能性,辅助窗口人员进行决策。

最后,政务审批领域,企业数据、服务事项、以及法律法规在不断动态变化,审批规则也在不断变化,思贤科技综合机器学习、NLP、知识图谱等多项技术,并且不断地迭代更新规则库,通过年度SaaS模式满足“一网通办”的迭代需求。

可以看出,“一网通办”智能应用的建设核心关键不仅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政务流程的理解。由于全国不同地区政务审批规则具有相似性,建立“审批大脑”的方法论也趋于一致,先发者有望在未来2-3年实现规模化复制。

全国“一网通办”建设进程提速,思贤科技业务迎来东风

随着“十三五”收官,全国范围内“一网通办”的建设进程提速。

一方面,各省级一网通办线上平台建设基本完成,达到“能办”的初步目标,进而向各市县的“好办”发展。

另一方面,打通区域的政务服务平台出现。以长三角为例,区域人员流动性较高,业务办理经常出现跨省市现象。为做到服务于民,基于上海市“一网通办”的建设经验与成熟技术,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四省市于2019年共同打造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一地认证、全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

可以看到在“一网通办”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论是阿里、腾讯、华为等巨头,还是思贤科技等细分领域领先者,都在发力智能应用建设,并快速将自己在一二线城市的领先经验向全国复制。思贤科技CEO姜华表示,上海之外,思贤科技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等的一些内陆城市开始提供服务。上海是全国学习的标杆,对于思贤科技来讲,拥有服务上海的经验,将经验和服务向其它城市迁移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着眼于未来,“一网通办”不仅政府进行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让政府积累的数据发挥价值,这也需要政企合作共同打造数据开放生态,让数据在不同场景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例如,思贤科技未来计划与政府合作,在合规情况下基于企业证照信息相关的脱敏数据,形成企业画像、信用评分等多种数据产品,服务金融、产业等场景,助力政府实现数据开放,最终达成政府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未来,随着更多区域、更多流程被纳入“一网通办”,企业能利用的数据也会不断增长,数据开放生态所创造的价值将远超“一网通办”建设项目本身。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