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乘处方外流之势,院外终端逐鹿医药新战场

《爱分析·中国医药商业科技行业趋势报告》正式发布

2020年05月08日
  • 医疗
  • 医药商业科技

报告摘要

处方外流大势所趋,院外终端积极布局

·  梳理政策衍变历程,从2007年至今,处方外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升级。第一阶段(2007年起)顶层呼吁破除“以药养医”,处方外流初见端倪;第二阶段(2015年起)医院开始主动释放部分处方,处方外流市场破冰;第三阶段(2018年起)常见病、慢性病的线上场景闭环逐渐形成,在政策的红利下,处方外流进入加速期。

·  2019年,处方药院外药品零售终端市场规模约为1700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2400-2500亿元。DTP药房、连锁药店、医药电商等院外终端均大展身手,积极布局处方外流市场。

·  院外终端想要在处方外流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需具备三项核心竞争力——处方能力、供应链能力和患者服务能力。

打造处方能力核心,处方来源是关键

·  现阶段外流的处方仍以公立医院的纸质处方为主,布局院边店是目前承接外流处方最好的形式,各类院外终端对院边店的争夺已处于白热化阶段。

·  处方共享平台还处于区域性探索阶段,从试点地区的接入条件来看,经营规模、供应链能力、信息化水平、服务能力等均为标配。

·  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医院具有相同的“互联网+”基因,医药电商积极探索自建或与互联网医院合作的方式,承接慢病复诊的处方,将打开想象空间和上升空间。

供应链能力和患者服务能力是必须修炼的内功

·  受政策影响,医院有动力释放部分处方药,药企积极寻找院外新市场,院外终端有机会承接外流的处方药品种。

·  供应链能力的关键在于获取处方药品种,对院外终端的承接能力有要求,而承接能力与患者服务能力密不可分。

·  患者服务能力体现在医药服务、医疗服务和保险服务三个方面。院外终端以患者为中心,逐步打造完整的患者服务能力,三种服务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可以提升患者购药体验,增加患者粘性,提高复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