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发力小程序督学+社交营销,鲸打卡要用教辅工具和内容促进获客转化

基于小程序提供教学服务,全链条促进用户增长和转化。

2018年12月11日
调研 | 赵雅晨 刘航 撰写 | 凯西
  • 教育
  • 教育信息化
  • 社交营销

小程序依靠微信背后的社交流量以及其轻量化属性,正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教育+小程序的结合不但可引领更加碎片化学习的创新模式,更可以为教学机构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工具和口碑传播形式,从而实现高频互动、便捷管理和社交营销裂变。

如今,从打卡签到到轻量级学习,从题库练习、提交作业到考试测评,再到伴随全教学链条的传播裂变,教育行业已与小程序紧密结合,如何通过微信生态获得增长成为了从业者热议的话题。

定位基于小程序的督学+社交营销服务商,全链条促进用户增长和转化

鲸打卡正是将自身定位为基于小程序的督学+社交营销服务商,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教学工具、教辅内容和营销增值功能插件,目的是促进师生高频互动、强化服务体验、提高社群运营效率,并在全服务链条中促进用户增长和转化。

鲸打卡创立的初衷便是解决微信群管理模式下沟通效率低和体验差的问题,以打卡工具形态切入在线教育,并始终活跃于打卡场景。随后,鲸打卡围绕客户的需求,并考虑到高频行为属性和与微信生态的充分契合度,将其产品服务延伸至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环节。其教学系统可提供从拍照认题到语音AI测评,再到绘本跟读、背单词和题库练习等工具,以重服务的形式延伸教育机构对用户的价值,提升互动频率和加强服务体验,产生更高黏性。

其次,由于传统基于微信群的学员管理方式运营效率极低,鲸打卡通过自动化题库、标准化作业格式,批量化的点评和管理减少人力投入,同时提供多维度的学员分析和轨迹画像,提高老师和管理人效。

同时,由于高频学习行为能促进学员进行高度分享,鲸打卡也与传播深度绑定,通过其营销系统促进朋友圈口碑营销与裂变传播,帮助机构降低招生成本,实现增长和转化。

鲸打卡所有的产品和功能都牢牢抓住营销和传播,可帮助教学机构在全流程环节实现增长——通过评测引流、考试晒分可实现评测型增长;通过即时反馈、日签海报、社区排名可实现作业型增长;通过知识付费微课、结课证书等实现教学型增长;通过打卡活动、坚持学习来实现社群型增长;通过拼团、优惠券、好友助力免费等形式实现营销型增长;通过搜题、刷题、练口语、背单词、课本点读、绘本跟读等则可实现工具型增长。

以工具+教辅内容延展服务,在供应链端打造线上内容体系

目前鲸打卡已经服务了3300多家教育机构,并以每月300-400家的速度持续增长,其中70%来源于口碑介绍。

其客群主要为线上线下的K12, 语言培训和职业考试培训机构,如新东方、学而思、沪江网校、猿辅导等等。

虽然线上线下客群的需求一致,然而对于线下教育品牌,提供线上服务的难度更大,原因在于除了教学目标、课程框架、教学体系之外,教辅素材、产品运营体系也需要协同线上化。由于线上内容和产品体系相对更不健全,则需要从供应链端协助他们打造线上内容体系,用优质内容加强服务、并带来口碑传播。因此,鲸打卡一方面在内容端着力引入更多教研和题库素材,另一方面团队引入了很多教育运营专家顾问,指导教培机构如何更高效地使用插件功能,从而实现更高频地互动、更高效和系统化地获客

将进一步丰富内容和功能,提升完课率、复购率和传播度

商业模式方面,鲸打卡根据用户量级采用年费的方式向教育机构收取SaaS服务费用,包含群打卡等基础插件,再根据测评、题库等不同服务类型收取增值服务费,目前的客单价在5000元左右。

未来,鲸打卡将进一步丰富小程序中的内容和功能,例如加强与上游内容商的合作引入更多教材和题库,以及提供自动批改作业功能并可直接生成学员报告,从而促进客单价提升。

在鲸打卡的设想中,未来老师只负责专心备课,学生教辅和机构获客转化类的工作都可以通过运营和管理小程序来完成,从而用微信生态支撑从测评、课程、练习到导流的教学全服务链条,提升完课率、复购率和传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