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用3D视觉实现智能识别,CurveRobot抢占门窗喷涂机器人市场

自研激光扫描仪,将AI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

2018年11月30日
调研 | 崔可家 李路遥 撰写 | 李路遥
  • 人工智能

工业机器人行业近年来持续火热,大部分厂商瞄准汽车及零部件、3C等成熟市场。这些领域机器人相关技术和供应链较为成熟,竞争激烈。

2018年成立的CurveRobot曲线智能选择了喷涂机器人市场,主要面向家具门窗行业。

曲线智能创始人兼CEO钱鑫曾就职于全球机器人四大品牌之一的日本安川机器人,8年间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期间完成过30个以上的机器人集成项目,2013年独立创业并成为安川电机系统集成商,2016年开始专注于智能喷涂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CTO秦晓飞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天津大学计算机学士,中科院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上海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负责3D视觉、AI技术研发,以及计算机技术团队的组建。

家具门窗行业的特点是工件品种多、批次少、形状不固定、摆放随意,并且喷涂劳动强度大、危害健康,喷涂工人往往既贵又难招。

同时,喷涂机器人对应用技术的要求更高,必须能够识别工件形状和位置,并采用适合的喷涂工艺。因此,喷涂机器人的研发需要计算机、运动工程、喷涂工艺三方面的人才,这三方面的技术也正是曲线智能的强项。

传统的喷涂机器人,大部分是点对点示教式的,机器人需要记住几百个点,然后沿着固定的点喷涂,工件也必须放在同样的位置。因此,传统喷涂机器人只适合于汽车等特定行业,在家具门窗等大量行业难以应用。

曲线智能的智能喷涂机器人主打卖点为3D视觉与机器人的结合。曲线智能自主研发硬件扫描仪,通过激光扫描,在计算机中形成3D点云图。有了点云图,不管工件放在哪里,都可以识别出具体位置,再利用AI技术自动规划路径,执行喷涂。

曲线智能训练了几十个通用模型,可匹配一千种不同工件的形状姿态。比如窗户分为方形、圆形、矩形、异形等不同形状,针对每一种都会训练一个通用模型。目前,曲线智能已开发的通用模型可匹配80%以上的工件类型。对于一些新的类型或是还没有覆盖到的类型,机器人扫描到的模型会自动上传到云服务器,进行解算和数据库的更新。

目前,曲线智能的喷涂机器人产品分为2D智能喷涂、3D智能喷涂和随动喷涂三类,主要是应用场景不同。2D智能喷涂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规整的生产线,工件一般呈吊挂状态,一维已经固定,只需要扫描一个面即可;3D智能喷涂机器人应用范围更广、更灵活,工件可随意摆放;随动喷涂机器人应用于流动状态的生产线。

通过两年的现场研发,曲线智能学习了大量喷涂大师傅的手艺,对比了不同厂家的40位大师傅的喷涂工艺,再把工艺总结出来写进AI算法,形成了喷涂工艺包。这些工艺的学习和应用是曲线智能真正的优势和壁垒。

曲线智能的客群定位于年产值5000万以上的企业,其中喷涂工人一般占到工厂总人数的十分之一。综合来看,曲线智能的喷涂机器人可替代1.5名喷涂工人。一台喷涂机器人的价格为40万元,其中成本约30万。曲线智能下一步的重点是降低成本,将单台价格降至20万元,从而打开市场。2018年,曲线智能已有客户10家,机器人产销30台,订单收入预计近千万。

CEO钱鑫预估,全国家具门窗行业大概有3万家实木家具厂,从业人员300万左右,其中有30万左右的喷涂工人,预计有10万台喷涂机器人需求。按每套机器人20万的售价来计算,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

获客方面,由于厂家较集中,主要通过参加行业协会和行业展览会触达客户,也会发展直销加代理的模式,产品和价格是获客的关键。除了家具门窗喷涂,曲线智能未来也将向其它场景延伸,如木制品打磨、陶瓷喷釉、金属喷粉等。

曲线智能目前团队17人,其中研发、组装和技术人员10人左右,销售人员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