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粉笔科技营收“秀肌肉”,高速增长靠什么?

招考培训领域,粉笔科技崭露头角

2017年02月20日
撰写 | 东起
  • 教育
  • 职业教育
  • 教育科技
  • 粉笔科技

在线教育领域中,相对于其他细分赛道,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由于目标客群参培目的性强,且频次较高,赛道中的部分公司已经探索出了盈利模式。

职业教育覆盖范围较广,包括像泛IT培训、金融财会培训和公务员考试(公考)培训等细分领域。对于公考培训领域,2014年上线的粉笔目前已经成为其中的主要玩家。

粉笔是猿辅导旗下职业教育品牌,起初其公考产品形态为付费题库;2013年,张小龙加盟后,开始筹备公考在线培训。2015年2月,粉笔独立运营;目前,在线培训已成为其核心业务。

以公考在线培训为核心的业务体系

题库和在线培训是粉笔的两条产品线。

公考题库是公司推出的第一个职业考试类题库产品,最初是在猿题库品牌下,以付费的形式提供给用户。2014年公司战略调整,重启粉笔品牌用于职业考试类产品的运营,题库产品也相继免费。

粉笔的题库产品覆盖公考、司法考试、会计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等领域,通过用户做题数据积累和分析,可以为用户推送适合其水平的题目。此外,粉笔推出了申论的智能批改系统,帮助用户备考。

目前,题库和批改产品均以免费形式提供给用户,更多的是作为工具,为在线培训业务导流。

教育产品终归还是会回到“教”,在线培训于2014年推出后,逐渐成为公司的核心产品。

近几年,公考热度不减;虽有波动,但整体来看,报考人数一直在百万级别;相应的,公考培训是较为稳定的存量市场,主要以线下为主,且集中度较高。然而公考培训的参培率并不高,除考试特点和用户心理外,还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公考考生有很多在职人士,由于隐私和时间原因,不能参加线下培训;二是培训费用较高。

上线初期,粉笔尝试了多种班型和收费方式,最终确定了两种班型:系统班和特训班。系统班针对笔试备考,是300课时左右的大班课,收费680元;特训班针对面试,为10人小班,包括100节左右课时,收费2680元。

目前,粉笔对三种考试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包括公考、事业单位考试和教学资格及招聘考试。相对于线下培训机构,粉笔在价格上有较大优势,这也吸引了大量用户参培。在获客方面,粉笔还有另外两个优势:一是,题库产品带来的用户流量;二是,张小龙在加盟前,已经成为公考培训界名师,粉笔初期获客更多依赖其个人影响力。

当然,教学产品规模的扩大,仍然需要依靠教研。

削弱名师效应,将产品标准化

教研包括教师培训,教材编写和教学方式三方面。

第一,在教师培训方面,教学服务对于师资依赖很大。张小龙表示,长期发展,需要消弱名师的作用,培养更多优秀教师。而在线直播的形式,由于实时互动性更强,且不与学生面对面,也会倒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粉笔有40余名全职教师,负责系统班的教学。公司定期通过培训师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同时,也通过提高薪酬的方式,保持核心教师团队的稳定。

第二,在教材方面,粉笔由自身教研团队编写;针对不同考试,粉笔推出了3套教材,每套20本左右,内容包括考点讲解和相关真题;免费提供给参培用户。

第三,教学方式。对于教学产品,规模的扩大就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良好的把控。粉笔定期进行教研,除上课内容等传统教研内容外,还会对上课节奏,如何与学生互动等细节方面进行规划。

营收快速增长,将尝试小班模式

依靠价格和教研等优势,粉笔在上线以来,营收快速增长,目前已实现盈利。

张小龙表示,2016年,粉笔付费考生约20万;营收2.2亿元,其中,国考和省考培训是营收主要来源,约1.6亿元;事业单位考生营收3000余万,其余为教师资格及招聘考生培训收入。

在成本结构方面,营业成本主要是师资成本和图书等资料成本,毛利率约40%;运营成本主要为研发成本,净利率约15%。

目前,粉笔全职教师团队约50人,其中40人提供系统班的教学服务;此外,兼职教师约1200人,主要教授面试小班的用户。

班型方面,张小龙表示,在尝试之后,发现10人小班是比较合适的方式,满班率较高,成本结构也较为合理。由于大班课针对性不强,部分用户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粉笔之后也将在系统班尝试小班模式。

近日,爱分析对粉笔进行了调研,并和CEO张小龙进行了访谈,现摘抄部分内容与各位分享。

Q:为什么考虑做在线公考培训?

A:我当时看直播有几个因素,一是直播这个形式对老师的要求有非常大的调整,老师讲的不好,学生就会在公屏上反映;直播之后有评价,这个评价是非常真实的,匿名的现场评价。这会倒逼老师把这个事情讲明白,也会筛选出好的老师。另外一个是氛围好,之前录播的完课率非常低,并且没什么服务。而且,我认为这种机制能够保证教学效果,有互动性,有现场感,有参与感,就去做了。

对于教育培训,因为要做针对性的服务,其实是一个累活脏活。它并不像互联网行业创造一个产品,很快就几百万用户。但就是只有这样的活它才能收起钱,才能对学生有更直接的价值。就本质上,我认为教育培训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服务的一个产业。并且越是重服务的产业,才有我们的机会。

Q:如何看待名师在教学服务中的作用?

A:依我对教育的观察来看,凡是做成产业化的,它的教学的东西都得产品化,产品化就得做重服务,做有针对性的服务。最近做的比较好的,主要靠的不是名师,而是教育行业里面的中产阶级;所以整个公司也比较健康,发展的也比较好。

我从13年开始干的一个事情,就是把我自己的名师身份干掉,逐步的让这个产业转型到主要依靠扎实的教学教研服务来发展的,而不是靠我个人。

所以我并不看好网红老师,即便个人能挣到点钱,但这个产品到了一定规模就上不去了;另外,对行业和对社会的贡献率都很低。

Q:在教研方面有哪些考虑?

A:我们去年在教研上的投入不低于3000万。首先,编写这套书的过程就是教研的过程,也是老师学习成长的过程。大家反复讨论,琢磨;然后一个题要有至少3组人来过,这个题应该怎么来写,怎么来讲,所以说光这套书就花费了600多万;我们有3套书,当然不一定每套都花了这么多钱。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老师的日常培训,我现在几乎每天上午大部分时候就是在做老师的培训。

在上课方面,老师必须得把学生有疑问的每一个环节讲清楚,讲不清楚就公屏上就炸锅了,所以就倒逼老师每一句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点是清晰的。所以我们会做集中教研,并且不仅是传统教研,包括PPT的设计,上课方式等都会讨论。

Q:教师团队有多少人,如何进行教师的培训?

A: 目前全职教师有50人,兼职教师约1200人。我们有一个30人左右的培训师团队,通常情况下,我会去培训培训师,然后由培训师去培训老师;我们的培训是一直持续的,包括你已经是成熟老师之后,这个成长是比较重要的。

很多人对培训行业,尤其是公务员考试培训这种专业度不高的行业的理解不太准确,他们就认为不就是讲个题讲个技巧,然后练两天就可以出去上课。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老师最少的都培训了半年,需要先从助教开始做起,很多扛不住了就离开了。

Q:2016年的招生情况怎么样?

A:国考笔试实际参考90多万人,我们大概招了8万人,占了接近10%;面试比例就比较高了,进面的考生人数大概是8万人,我们已经超过10%了,招了1万人。

笔试以前参培率很低,但是我们来了之后,把参培率提高了一些;因为以前很麻烦,在线下要找场地,约时间,并且价格很贵。面试刚需更强烈,所以面试的参培率大概在50%-60%。

Q:如何控制面试小班的成本?

A:需要去找一个平衡点。我们尝试的10人小班还好,满班率在90%以上。因为小班有更针对性的服务,用户体验更好,所以它的价格会更好一点。

但是班型太小的就会有成本问题,比如说是1对4,你满班率1/3或者1/4的时候,你就没有利润了;哪怕毛利设计的是50%,退掉一个人之后,马上变成20%,可能就承受不了了。

Q:团队结构是怎样的?

A:目前整个团队100多人,其中教师50余人,客服10余人,此外还有研发和运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