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artner最新发布的《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本管理云套件魔力象限报告》中,Workday被归入领导者象限,凭借卓越的“执行能力”和“前瞻性”,Workday超越SAP和Oracle(甲骨文),位居该领域的市场第一领导地位。
这家成立于2005年的公司,于2012年10在纽交所上市 (NYSE:WDAY),IPO首日股价大涨74%,市值达95亿美元,超过Groupon、Zynga等公司,成为Facebook上市以来,美国科技企业最大的一宗IPO,而这一切,Workday只用了7年时间。
PC端转向云端,Workday弯道超车
Workday创立前一年,两位创始人布斯里和达菲尔德还在执掌另一家人力资源软件机构仁科公司(PeopleSoft)。彼时,Oracle的老板拉里艾里森以100亿美元高价恶意收购仁科。
迫不得已,布斯里和达菲尔德离开了这家自己亲手创建的公司。不到一年之后,为了帮助遭到解雇的前仁科员工,这两位动用自己的资金成立了Workday。
Workday仍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但是其软件并非运行于客户机房的计算机上,而是远程运行于部署在客户公司以外的服务器上。他们坚信,下一次软件大迁徙将是从PC端转向云端。
Workdy为其用户提供3-5年为一期的云端企业管理软件服务为主要收入,主要面向的是大型企业,尤其青睐跨国公司和全球500强巨头。
借助云端服务,Workday有效避开了SAP和Oracl两大巨头的夹击。而HCM(Human Capital Management)系统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经验性,属于大型机系统,暂时没有云端服务类公司涉足,因此这个切入点又很好的回避了现有云端企业服务两大巨头,Salesforce和NetSuite,前者提供CRM系统,而后者主要是为中小企业EPR系统。
Workday这家靠风险投资支持的私人公司,成功地说服索尼影业(Sony Pictures)和伟创力(Flextronics)等公司,将它们的人力资源软件挪到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系统中。
“其成本不到我在公司内部操作时的一半。”索尼影业负责信息技术的副总裁安迪·施莱(Andy Schlei)说。
金吉达公司就报告称,与传统的本地部署人力资源系统相比,部署Workday服务,5年内他们节省的成本将超过30%;其中节省最多的一块在于,无需再支付传统软件部署的前期投资和每年的维护费用。
HR管理软件SaaS化将成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伟创力这家员工数超过20万的世界500强企业,于2008年放弃SAP,转而使用Workday产品;2012年,全球五大药业巨头之一赛诺菲,选择Workday来代替公司原有的SAP HR系统。
像伟创力、赛诺菲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选择Workday这样的云服务HR软件供应商,以更换传统版本,并不是完全出于产品功能角度,相反Workday的产品不如SAP、Oracle功能强大,但是软件云化已经成为美国市场公认的方向,赛诺菲就公开表示未来的时代将是云服务的时代,因此选择Workday作为人力资源软件的供应方。
如同消费者购买产品一样,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一个成功的e-HR项目,首先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简单、流畅、实用”。这也是像Workday这样的轻量化产品将逐渐取代本地部署软件的核心逻辑。
短期内, SaaS模式与本地部署将并存,但是随着私有部署软件的迭代,像Workday这样的轻量化产品将逐渐成为主流,虽然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之所以说长期,是人力资源软件私密性决定的,比如银行数据,证券公司数据。让大银行放弃甲骨文或者IBM,接受Workday的产品还为时尚早。大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流程的合理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弄出个产品来,整个行业趋势的改变也不会马上显现,更加像是对市场润物细无声的改造。
Gartner估计到2020年,全球30%中大型企业将部署人力资本管理云套件,美国HCM软件整体市场,包括本地和SaaS解决方案,在2015年达94亿美元,同比增长4.4%,预计2016年再增长7.4%至101亿美元。从全球范围来看,Gartner估计,基于云计算的收入在2015年达到整体HCM软件支出的37%,并预测在2016年底这一数字将增长到40%。
大量企业购买安装企业软件都在1990-2000之间。传统软件的使用寿命大致在10-20年,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时间里,有大量企业将会更换已有企业管理软件,而这部分企业将成为Workday的潜在客户。
非核心业务占比持续降低
Workday收入主要来自两类,软件销售以及为企业提供的部署安装服务。这两类服务也是传统企业服务软件公司的主要业务。其中部署安装并不属于软件公司的核心业务,一般会交付给第三方,但是为了满足部分客户快速机动服务的需要,软件公司一般会保留部分部署安装团队,这部分业务会占营收的20-30%。
2012-2016财年Workday收入构成;单位:千美元;数据来源:Workday历年财报
注:Subscription services,即软件订阅;Professional services,即软件的部署、优化和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
可以看到,Workday的Subscription services业务毛利率在2016财年达到84%,是营收的大头,占到80%比重,相比之下,作为辅助业务的Professional services,毛利率在5%左右,这项业务一直处在亏损的状态。
在2017年,Workday将更多的聚焦在软件服务这一主业上,减少在Professional services上的投入,更多的引入第三方服务,这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更快的实现盈利。
新业务方向,向财务软件转型,布斯里认为,单单HR软件市场每年就达到约100亿美元,而财务软件每年销售大约300亿美元。
亏损相对收窄,财务状况预期将好转
Workday在2016财年营收11.6亿美金,仅用10年时间突破10亿美元营收天关,增速与Salesforces持平,再次见证了企业服务领域的一匹黑马。2017财年,预计仍将保持40%左右的增长。
在高增的同时,营收的增速要高于亏损的增速,Workday的财务表现在好转,距离盈利并不遥远。
2015财年、2016财年及2017财年上半年营收、亏损额及增长情况;单位:千美元;数据源:Workday历年财报。
Workday的亏损,主要由于研发和销售的大量投入。目前,整个HR软件市场风云变换,SaaS型的软件产品在急速的抢占市场空间,需要在研发和销售上大量投入,从传统人力资源软件厂商Oracle和SAP中抢占客户资源。
未来这部分投入将能够回归到正常软件厂商水平。
2014-2016财年损益表;单位:千美元;数据源:Workday财报及公告
财报虽亏损,折现现金流为正。Workday在2016财年亏损2.6亿美元,占营收22.7%,在2017财年上半年亏损1.6亿美元,占营收22.2%。亏损是企业级服务公司的常态,尤其是在快速发张抢夺市场的阶段,判断这样的公司好不好,更多要从未来前景考虑。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这个行业有几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
第一,高黏性。e-HR软件操作难度高,前期部署需要专门需求分析,协助安装,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一旦客户部署使用后有很强的粘性;
第二,长周期。HR管理软件由于管理稳定的需要不能频繁变更,所以合约的年限会在3-5年,锁定期较长;
第三,高毛利。软件行业的毛利率普遍在80%左右。
根据人力资源软件的特点,可以判断,Workday有非常好的现金流。将未来现金流折现已经能够实现盈利,现在的亏损是换取未来更大的市场。
机遇与风险
不得不说,在2005年成立的Workday赶上了好时候,压中了云计算这一重注。截止到今天,Workday仍然是美股唯一一只e-HR上市公司,享受市场高溢价,历经10年,已经树立起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多租户的能力上处于绝对领先,强者恒强,Workday未来将爆发强大的潜力与市场统治力。
但是,与传统企业软件不同,云端服务将所有企业数据、资料、计算、模型都存储于服务器端而非本地电脑。而这些资料是企业用户运营的核心数据,一旦发生丢失、被盗、篡改等相关问题,Workday会因此承受巨额赔偿。
因此,公司的高速发展和企业用户对Workday云端服务的依耐性在短期会有一定的担心,而随着对服务依耐性增加,后台服务器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压力也就随之增加。目前WORKDAY使用多处异地备份、第三方监管的方式保证数据安全。但是这也将是未来Workday在发展中遇到的核心挑战。
当甲骨文恶意收购PeopleSoft之后,杜菲尔德和布斯里被迫离开PeopleSoft并创立Workday,但乘着云计算的东风, Workday用10年时间就成为Oracle和SAP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再度风气云涌。
而在国内,人力资源软件也正在酝酿新的变局,外企一统天下的格局也正在发生变化,爱分析对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供应商进行调研,将持续发布后续调研报告,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