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北理孔博:商用机器人须遵循行业规则,爆款定义消费级产品形态

要懂技术,但不要单纯从技术角度去看机器人行业

2017年02月03日
指导 | 凯文 撰写 | 京京
  • 人工智能
  • 服务机器人
  • 家用机器人
  • 智能机器人

2015年,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热潮兴起,尤其是家用服务机器人领域,涌现出了各种形态、功能多样的机器人。然而,两年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看到一个爆款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所谓的智能机器人仍然被人们笑称为“智能玩具”。

与此同时,商用服务机器人却悄无声息地在医疗、安保、教育等领域落地应用。业内甚至对商用服务机器人有着更乐观的预期,爆发和普及的时间提前到了2017年。

那么,在这片充满挑战和不确定的新兴市场,到底什么样的公司最终会活下来?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赢得市场青睐?服务机器人市场目前面临哪些困难?接下来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近期,爱分析对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后、游尔机器人CEO孔祥战进行了访谈,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市场兴起的驱动因素、市场格局、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图:游尔机器人CEO孔祥战

孔祥战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做了十多年机器人研发。2011年,他开始创业,起初是做机器人项目研发,而后转到智能机器人产业领域,期间还读过商学院,博士论文研究课题又是医疗机器人方向,在机器人学术界、产业界有着深厚积累,对包括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在内的多个领域有深入研究。

孔祥战认为:(1)机器人的定义不存在明显边界,但会有共性特征;(2)当前市场上各种形态的家用服务机器人经过市场选择,最终产品形态会逐渐统一和稳定;(3)商用服务机器人会结合特定的应用场景不断演化,行业应用要遵循传统规则;(4)服务机器人提供的将会是主动服务,而非被动服务;(5)做软件和做硬件、做技术和做产品的公司会面临不同的市场挑战;(6)机器人操作系统会在Android基础上改造而成,而非出自小公司。

爱分析节选部分精彩内容,与您分享。

新技术产业兴起至少要经历两波热潮

Q:最近这一波机器人的兴起背后有哪些驱动因素?

A:从国外来看,2012年,软银收购法国机器人公司Aldebaran Robotics,而后做出了Pepper;2013年底,谷歌先后投资了8家机器人和AI公司,包括BostonDynamics、Deepmind等。这些大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带动了这波机器人的热潮。

从国内来看,习大大在2014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脱稿讲了5分钟机器人,说“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工业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也推动了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Q:您认为一个新技术产业从兴起到成熟要经历哪些阶段?

A:首先,要有一轮资本热浪,把整个产业推起来。最开始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是好东西,大家都不清楚。但是大家会主要关注一些做底层技术和核心元器件的公司,比如语音合成、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激光雷达、传感器、SLAM技术等。所以第一波产业热潮一些做底层技术的公司更容易沉淀下来。

但是光有上游产业链不行,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下游出现一个爆款产品,把这些基础技术都用起来,就像苹果手机带动了触摸屏、微型传感器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所以等第二波泡沫起来的时候,就会催生一些现象级的产品和应用。等到这些产品和应用逐渐普及和饱和,整个产业也就趋于稳定和成熟了。

Q:服务机器人行业现在处在哪个阶段?

A:服务机器人行业经过2015年到2016年的火热,2016年下半年伴随着资本寒冬,已经逐渐冷下来了。这一次冷,我认为会持续2-3年,今年再熬一年,明年或许会好一些。等到再一波热潮起来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爆款产品和应用了。

Q:所以做技术和做产品的公司会在不同的阶段起来?

A:对。很多人不明白一个道理,做技术的公司和做产品的公司从本质上讲,并不一样。

苹果是一家做产品的公司,所以它从来不说自己什么技术有多牛,它只会专注产品和用户体验。有人说,我的公司是技术产品双驱动,但这样很难,一家创业公司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很难既做技术、又做产品,到后面还要做市场推广和销售,根本没有那么多资源和精力。成功的创业公司,一开始肯定是找一个关键点切入进去。

机器人定义不应设限,市场会对产品形态做出选择。

Q:现在市场上有些机器人似乎与我们概念中的相差很大,但也被称作机器人,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定义机器人?

A:怎么定义机器人很多时候是没有统一标准的。

就像乔布斯当年如果把iPhone做出来,给它定义成“掌上电脑”,那现在我们可能就不会叫它 “智能手机”了。事实上,“掌上电脑”这个概念当时也有公司提过,但最终被“智能手机”取代了。

机器人也是一样,当大家还没有对一个东西形成共识的时候,产品的定义是有很大自由度的。比如扫地机器人,早期的扫地机器人就是一个能自己移动的吸尘器,但是从它诞生到现在就一直被叫作扫地机器人,大家现在也都认可这个产品定义了。所以我们首先不能在思维上设限,应该更多地从一款产品能解决什么需求、有没有市场等角度去考量它。

消费者之所以会觉得很多机器人产品跟自己的认知有出入,是因为科幻作品把大家的期望抬高了,提到机器人,只会想到“大白”、“钢铁侠”之类的形象。如果机器人市场上也出现一款iPhone级的爆款产品,就定义成机器人,哪怕它跟消费者想象中的机器人相差很大,只要市场打开了,大家也就慢慢接受了。

消费级机器人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品类,比如在电商网站上,有些机器人产品被归到家用电器、有些被归到数码产品、有些被归到办公用品等等。所以消费级机器人市场还是个蓝海,机会就在这儿。

Q:对于消费级机器人来说,最终市场上会只留下被消费者认可的单一形态产品,还是各种各样形态的机器人都会存在?

A:学术界关于什么是机器人有一个初步的共识:

首先,能感知,能从外界获取信息;其次,能认知和决策,我们人能给它发出指令,它能“理解”获取的信息;最后,能执行,包括能走、能抓取物体、做手势、或者做出一定的响应。

智能手机现在已经有了统一的共识:有一块大触摸屏、能上网、能装载各种各样的应用。所以一旦有一个爆款出现后,慢慢的在人们中间就会形成共识。

最终消费级机器人的技术和功能体现、产品形态都会有一定的共性特征。比如,它会有一块屏,它能和人语音对话、沟通,它能走、能做手势等等。而具体哪些功能、哪种形态更受市场欢迎,大家也会争相效仿,最终整个市场上的产品形态就会趋于统一。这跟功能手机的翻盖、滑盖、数字键盘,演化到智能手机的触摸大屏是一个道理。

Q:那放大到整个机器人大类来看,产品形态会如何演化呢?

A:机器人的范围是很广的,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的分类只是从产业应用角度去分的。实际上,像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无人船、无人艇、可编程积木、医院里的手术机械臂等等,这些都可以叫做机器人,因为它们都满足感知、认知、决策、执行这些特征,只是有些做得还不够成熟。这些机器人的产品形态就跟各行各业的应用和需求密切相关了,最终还是要由市场来选择。

争夺家居流量入口,机器人将变革服务方式

Q:如何理解诸如亚马逊Echo、Google Home、Rokid这样的桌面机器人产品?

A:这些桌面机器人产品更多地是想做家居环境的流量入口。因为手机已经垄断了太多流量,下一步这些流量一定会在垂直场景中分化出去。

当然,各家公司对流量分散的入口看法不一。乐视认为智能电视可以分走一部分流量,海尔想用智能冰箱分走流量,甚至做抽油烟机的也想分走一些流量。但我始终认为,家用智能服务机器人会成为家居领域最主要的流量入口。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什么会出现一批的桌面机器人产品,你认真分析这些团队,你会发现他们团队一般来自互联网公司,擅长软件,而不是硬件。为了发挥团队的优势,他们的服务机器人弱化了移动能力,更多地是在智能交互方面下功夫。但是,我认为智能服务机器人产品应该具有移动性这个特种。优必选是从硬件、机械运动做起来的,所以他们的机器人是先会动、会跳舞,后来才加入的智能交互。说到底,每家公司的基因不一样。

Q:现在很多智能机器人功能还很初级,基本被人们当成玩具,您如何看待这一现状?

A:新生事物发展早期必定要经过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很多人看不起现在的智能机器人,认为很像玩具,但是很多变化都是在细微之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点大家要知道,未来机器人的服务方式会和现在智能手机大不一样。

现在的智能手机顶多是一个工具,只是人给它加了很多应用和服务进去,服务机器人则是会主动提供服务。它会记住你一般什么时候到家,然后提前帮你把热水器打开;一般几点起床,到点了它会叫你;厨房熬着粥,好了它会提醒你,等等。这种服务体验的升级是现在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另外,服务机器人的交互性比手机要好,人对着一个有头有脸的桌面机器人说话、聊天,会比对着一个智能手机交互要自然得多。另外机器人还会有肢体动作、表情、音调等,这些都是交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智能服务机器人都可以满足,但手机就不行。

Q:现在这些功能从技术上已经实现了吗?

A: 已经实现了,只不过整个行业现在产品还有没做到这么细。

技术本身并非壁垒,硬件公司风险更大

Q:如何看待为机器人提供语音、语义的技术公司?

A:国内提供语音、语义的公司为什么估值高,就是因为汉语本身就是天然壁垒,国外公司做不了也做不好。但是总得来说,各家的技术都相差不大,现在比拼的是谁的产品与商业场景结合得好,谁的用户多,谁家积累的数据量大。

我一直认为,技术的领先最多只能坚持4-6个月。因为新技术的突破一定是从学术科研领域开始的,而学者都是比较开放的,有了好的学术成果,都有与同行交流的欲望,发论文的习惯,发论文后,就会形成一个学术热点,很多同行就会跟进。如果这项技术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一般经过半年的时间,产业界就会跟上。因此,技术本身的壁垒,在行业专家面前,并不是很高,只是时间先后问题。重要的是如何把这半年的时间领先,转化成商业上的领先,乃至形成壁垒。

真正的壁垒是形成自己强大的品牌、快速实现营收、构建资本壁垒和商业生态。

Q:品牌、营收、资本、生态这些东西大公司都已经有了,创业公司如何实现突围呢?

A:总会有巨头不关注或顾及不到的领域。比如最开始谷歌做的事情IBM看不上,Facebook做的东西谷歌看不上,最后这两家都由小做大了。所以创业公司找到一个大公司没有涉及到的领域切入,然后一步步做大,是完全有机会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是一个新兴高技术产业,有更多大公司覆盖不到的市场,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这些都是机会。

Q:做软件和做硬件,哪个挑战更大一些?

A:软件和硬件的大规模生产上有很大区别。

为什么我们国家能在互联网上迅速赶超海外,是因为互联网不需要大规模生产,软件的边际成本是零,直接复制就行,省去了很多环节和步骤,而且互联网可以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但是硬件不同,硬件有很长的研发和生产周期,而且产品一旦做出来,要改的话就得重新修改模具,成本较高。所以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周期更长。

据我所知,现在国内大概有几百家服务机器人公司,出了样机的乘以20%,能量产的乘以20%,最后能被市场认可的再乘以20%,所以这波创业热潮,最终能够活下来的不会很多。对于做消费类产品的公司来说,对时间窗口的把握非常重要。做得早了,虽然教育了市场、铺了路,但市场没开启,成了“先烈”;来晚了,市场又被别人抢得差不多了,自己又没有机会了。

医疗机器人可提升效率、解放人力,商业化须遵循行业规则

Q:医疗服务机器人目前有哪些应用?

A:医疗服务机器人目前主要有三块应用:手术、临床、康复。

手术方面,现在最有名的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用微创手术方式辅助医生进行复杂手术;临床方面有助老助残、送药、诊断、采血、检测等机器人;康复方面,机器人会帮助患者做一些跟随训练、减重步行等。

Q:主要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A:首先,解决精度问题,机器人操作肯定比人更精准。其次,减轻医生劳动强度,很多机械性的费力气的工作就可以交给机器人来做;最后,可以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机器人效率更高,而且不会疲劳、不用休息。

Q:在商业化方面存在哪些困难?

A:医疗行业有个很特殊的现实,就是患者、医生以及医院的诉求存在差异。医疗机器人满足的是患者和医生的诉求,但是却需要医院来购买医疗机器人设备。

很多医疗机器人公司直接去找医院推销,最后发现东西根本卖不出去。一台医疗机器人都是百万到千万元级别,医院一般不会主动去买这些东西。医院购置大型昂贵设备一般是要向政府申报课题,有了课题之后政府就会帮医院分担一部分成本。所以现在一些公司先是去给医院医生做培训,等到医院发现机器人的好处,他们就会去申报课题,最后产品就卖出去了。

所以虽然机器人是新兴行业,但是要应用到各种传统行业,还是要各行各业的规则出发。归根结底,是要把东西卖出去。

机器人操作系统Android仍是主流,小公司机会不大

Q:如何看待机器人操作系统?是通过现有主流操作系统演化还是会诞生全新的机器人操作系统?

A:现在主流的服务机器人操作系统就是Windows、Android以及ROS、Ubuntu等等。

很多医疗手术机器人的上位机操作系统用的就是Windows,优点是编程语言很普遍,程序员比较熟悉。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手机和平板。有意思的是,Android这个词本身就是“机器人”。目前绝大多数做消费级市场的服务机器人,都用的Android系统。

ROS起源于2007年,是通过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机器人技术公司Willow Garage合作的一个项目作出来的。目前还比较小众,基本封闭在学术科研圈。当然也有创业公司在用,也在大力推广。

此外,包括谷歌等在内的很多公司,也有开发机器人操作系统的计划,至于是会在Android系统上进行改进,还是做一套全新的东西,我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现在市场上有几百万Android开发人员,如果要招个ROS开发,肯定不好招。

总之,短期内,消费级服务机器人操作系统,Android还是会占主流;面向行业的服务机器人操作系统, Windows和 Android各有千秋。

Q:现在行业内有创业公司也在做机器人操作系统,您认为机会大吗?

A:操作系统这个东西,小公司做不了,就算做出来,盈利也很难,最后也需要被大公司收购。但是更可能的情况是,谷歌在Android原有基础上做修改,做出一个适用于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操作系统,因为整个Android产业链和生态已经非常成熟了,智能服务机器人要沿着这个生态去生长,并发育成自己的生态,实现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