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以“服务精神”构建数理思维行业良性循环

传统“填鸭式”教学逐渐转向“服务型”教学几成趋势

2019年11月05日
  • 教育

数年间数理思维行业高速发展,已被验证是用户刚需。传统“填鸭式”教学逐渐转向“服务型”教学几成趋势。豌豆思维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设计、制作、迭代优质产品,吸引孩子喜欢学习的同时锻炼思维、提升成绩。背后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密切合作。本次科技创新大会我们邀请到了豌豆思维的创始人于大川,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数学思维教育的“服务精神”》的主题演讲。

现将演讲实录分享如下。

已确定数理思维教育是刚需

大家下午好!我们来讲讲数学和数学思维这件事情,我们第一个标题是“成长刚需”,这句话我们在一年以前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敢讲的。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是三个理工男爸爸一起创业,之前我们不知道市场有多大、数理思维是不是刚需,但这个14个月市场跑下来基本能确定是刚需。

我们从三年以前创业,两年前做产品内容,去年开始做线上增长。从2018年7月份的单月30万,到刚刚过去的9月份单月大几千万,具体数据不能讲,但14个月营收涨了小200倍,我觉得基本上可以确定少儿数理思维是刚需。

在消费市场层面,刚需有两个核心特征,一是受众广、转化率高;二是付费意愿强,家长愿意使劲掏钱。从孩子的层面我们也认为是刚需,每个孩子的培养里不能全部是语言、朗诵、跳舞、唱歌这类文艺培养,这些不是硬核的刚需。作为理工男,我们坚定地相信数理思维是一个人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必备的思路。而数理思维中数学只是载体,核心则是分析思维、创造思维和实用思维这三个思维。比如我们遇到一件事情,怎么分析事情本身,基于事情的本质怎么去做创造性地举一反三,最后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去。

数学是最好的载体,因为数学中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抽象的思考,所以我们认为数学是刚需,而不管从商业的考量,还是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我们都认为数理思维是刚需。豌豆思维和友商能跑这么快,我认为也是比较精准地捕捉到刚需,并且用好产品满足它。

服务将成行业核心关键词

我们最近有一个明确的口号提了出来。大家知道豌豆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现在公司大概有两千三四百位小伙伴,这句口号是最近几个月内部小伙伴一起探讨的,叫“我们要做服务型的思维教育“。什么叫服务型的思维教育?讲一个小故事,前段时间有个电影很火叫《银河补习班》,出狱以后爸爸跟小朋友说,期末考试我不指望你考前十,但我不希望你天天不思考,说咱俩玩去吧!于是爸爸就带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航模展,旅游去了。

这就是服务型教育,你考多少分我不在乎,但是我在乎的是思考这件事,你有没有思考这个世界?怎么思考这个世界?爸爸本身提供了服务型的教育,我陪伴你去成长、我引导你去思考。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是没有时间去天天陪着孩子并引导思考的,这些服务可以交由豌豆来承担。陪伴孩子不断地成长加上正向的引导,就是优质的服务教育。

传统的数学教育,尤其是小学低年级之前的数学教育是不需要服务的。比如我小时候的学习是没什么服务的,学习过程就是老师让你背,背不会就罚,再不行刷题,作业写不完写十遍等等,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教育,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一样的,可能我来自于那个年代和那个城市,大概率我回想起来写字、数学就是这么学会的。

但这种学习方式是不符合孩子的认知和天性的,那豌豆提出口号说,不需要这种传统灌输式、抽象式的刷题教育,我们反而希望提供一种非常好的陪伴和引导,这种情感的陪伴、鼓励和思维方式的引导打开,就叫服务型教育。

豌豆希望在这个行业里,或未来消费升级的需求里,“服务型教育”能成为思维教育的核心关键词。

我们定义一下什么叫“服务”,查到“服务精神”四个字的权威定义,就是你要主动去沟通,并且主动追踪事情的结果,然后遇到需求还要去深入挖掘,看背后有什么故事,最后一追到底,追到最终的结果。基于定义,豌豆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在所有的需求里面不断去挖掘客户背后的故事,不管是谁接到这个需求,第一时间会负责追到底,有问题也是第一时间回复到底,负责人不能推诿到其他人身上。在豌豆,谁接到需求就是你的事,你必须追到到底,这是我们“服务精神”的核心体现,因为只有这个样子我觉得才能把服务做到最极致,才能保证服务效果。

从孩子视角设计优质产品

如果定义数理思维是刚需,服务是我们的手段,那么产品就是载体,是满足刚需的核心关键。提到产品必须规避成年人的价值衡量误区,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小时候很多婴儿躺在车上,很多爸爸就觉得这个小朋友给他比较好看的东西,孙悟空和猪八戒打个架,小糖人或者是小木偶很好看很好玩。但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视角?孩子躺在床上看到什么视角?抬头看到的是一个猪屁股、一个猴屁股,你觉得好看的东西,在他看来是不同的视角。

产品也是一样,课程制作出来都觉得很有用,数学孩子要学,为什么不学?他不学不是因为数学没有用,而是他衡量的标准就一个,这玩意儿好不好玩,符合他的认知环境和认知感受时,这东西我是真的喜欢,所以豌豆做产品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喜欢!喜欢是孩子衡量学与不学的唯一标准,至少在3到8岁的年龄段。因为孩子只有喜欢才能坚持学下去,才能学完。

那怎么让孩子做到喜欢?讲到豌豆的做法,左边是我们的IP,右边是我们的游戏。我们三个创始者里有一位就是IP形象“超级飞侠”之父,也正是奥飞的CEO。IP做出来后,播放251亿次。我们拿正版的IP进来,可能是行业里面第一批,或者是第一家这么干的人。

花这么多钱的原因是只有孩子真的喜欢和熟悉才能学进去,孩子觉得乐迪是陪伴他成长的小伙伴,引导他进入故事,他想听听这是什么故事。故事后面就是游戏,发现乐迪带我进入一个送货或者森林的一个环节,发现有个挑战要完成一下,很有代入感。挑战里面其实就是数学,是加法、减法、逻辑、推理,孩子觉得可以玩下去,玩下去就会收到正反馈。

喜欢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

我觉得今天这个行业是教育,但不是传统教育。传统教育就跟今天差不多,就是我今天一个人讲,大家一群人听,我是不知道你反馈的,我也不知道你看着我是在认真思考还是在发呆。我们知道的是,我们教思维的时候会确定孩子思维在我这里、跟着我跑,怎么确定?就是强反馈,给孩子个游戏界面,他怎么想的就怎么输入,对的还是错的有及时的反馈。游戏的机制会让孩子一直玩下去,所以我觉得故事和游戏是针对这个年龄段孩子必备的产品,之后才会有教学、教育。

因为我们的理论非常简单,就是孩子从喜欢开始,得花时间,愿意学就能学会,能学会就有成就感,有成就感就会被表扬,被表扬的诉求是孩子最大的诉求,被家长表扬、被老师表扬、被同学羡慕,正循环之下就会产生学霸。这个想法后来跟很多教授验证过,确实是符合3到8岁孩子学习的动机和原理的。

优质产品来自团队精密合作

探索怎么生产产品花了我们很多时间。豌豆创业三年时间,前两年是没有任何大规模收入的,很多人都知道。创新工场投了我们四轮,前两轮纯粹是支持我们的梦想,做产品的研发。怎么研发?其实我们非常非常细了,开始发现做教育的人、做游戏的人、做IT的人、做美术的人压根是不同的人类,讲不同的语言,互相之间压根听不懂。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打磨让他们去共情,后来发现流程应该这样去打磨。

首先教学老师出一个知识点拆解,从3岁到10岁每天体系是什么,每节课教什么知识点,这个是很明确的,不会错乱,学完之后可以再学。这个点之后可能就和别人的点不太一样了。

豌豆思维可能是行业首家,2016年做的也可能是全球首家,引入了儿童剧本创编师的这么一个角色。我们有很多导演,以前是画动画片的导演,他会设计整个剧情,这个剧情符合孩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然后这个剧情设计出来以后孩子是喜欢听的故事,之后再做分镜头,拆解,分镜头拆解出来之后才做好每一环的供给关系。所以孩子看的故事特别流畅,特别被吸引,会被正面引导。这就是儿童剧本创编师的工作。

定稿以后会把课程拆解并揉进游戏里面去,之后才会做AI的设计和整个美术的设计。按照孩子的审美设计AI交互,包括明亮的色彩。之后我们才会做课件的产出、做技术开发、收集反馈等闭环流程。最重要的步骤是之前的步骤,就是不光保证知识的正确性,也要保证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计整个产品。

豌豆现在团队蛮大的,大概有2000多个人,很多人就会问我们,这么多人怎么管呢?坦率讲我们还是挺辛苦的。就创业这件事情而言,如果你的价值观和初心是对的,为了做好教育这件事,我们愿意辛苦一点。

创业过程有苦有乐有成长

豌豆所谓的高管团队每一天都开会,三年来我们定的规则是每天早上九点半开前端的日会,每天晚上六点半后端的日会。我们早一个会,晚一个会,全年无休,每周有周会,每月有月会,还有价值观的会,各种会。这种高频率的“碰”,会让大家觉得很多事基本上很清晰。

有很多人入职后很不适应,说你开你们多会很浪费时间,跟我关系也不大。开始会这样抱怨,时间长就会发现不是浪费时间,它是让大家处于同频率,让你持续了解行业变化。

除高管以外,我们教研、教学、技术、客服,每个团队都有很多故事。举个例子,我们教研团队他们的工作方式开始是关起门做教育,专家,我做的课肯定对的。后来发现这个事情是不对的,因为课程拿出来就被人批评地稀里哗啦,我们的教研总监被人当面批哭过三回,一位非常资深的女孩子,当着面就流泪了。后来也适应了。

在我们公司没有所谓的官僚主义或“架子”,价值观倡导是有问题直接怼,有错直接指出来,不管是谁。后来我们被怼习惯了,不光享受被怼的过程,而且看到被怼的事情背后的道理。这是创业过程中很真实的过程。

教学团队也是一样。在点对点的教学服务上要贯彻服务型的教育,豌豆是要求每一个学员拉一个群,这个群里面有班主任、老师、客服,都在里面,而且老师做学科服务,让学员感受到自己是“VVIP”,有任何问题随时提出,我们会回答得很及时。而且除了数学相关教育,还有思维教育、生活习惯,是很温暖的一个团队。所以我们强调服务精神是贯彻到我们的机制和运营中去的。

另外,我们的技术,我们几个是干互联网技术出身的,本身我是学软件工程的,所以我们很清楚知道这个技术对行业的赋能。豌豆的理论是能标准化的地方就一定不要不标准化,能够标准化的地方之后就可以做产品化,能够产品化的地方就不要用人去管。

这个理念把内部所有的体系和系统都开发出来。我们今天的内部系统是非常非常多的,这里只是展现出来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用这种系统给人赋能,让老师对课程很了解、对学生也很了解,使课程比较容易上手,所以我们对技术是非常非常愿意投入的,我们相信现在技术的投入在未来都是豌豆更规模化的核心壁垒和门槛。

孩子喜欢、家长放心、长期有效是教学效果的核心

这些截图是教学成果之一,家长们非常认可我们的服务。讲到效果,刚才那个《银河补习班》的故事讲了前半节,后半节还是值得思考一下的。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发现孩子很爱思考,但成绩考不出来,他愿不愿意去买单?我觉得大概率是不会的,如果孩子很爱思考但考试经常年级倒数前10名,估计就崩溃了。

效果是放在核心利益诉求里面的,包括三个词,孩子喜欢、家长放心、长期有效。家长放心的意思是短期的很多服务,包括作业和批改、每月的作业提交等,都保证了让家长知道我们在很认真地服务。

有的妈妈很可爱,想监课,发现监课使孩子不自在,就偷偷站在厨房那儿听,听两天发现还挺放心的,就再也不听了。很多妈妈都这样,前面不放心还在跟课,后面也就逐渐放心了。

长期有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学员如果在豌豆学了一年,小学一年级考试得60、70分,肯定崩溃了,因为一年级基本都80、90分嘛。所以豌豆的长效保证的核心点是成绩。我们的观点是如果孩子在我这训练出来不是学霸,一定是产品的问题,因为他这么喜欢学、这么花时间学但成绩不好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的口号或宗旨就是,孩子喜欢、家长放心、长期有效,这样才能做到体系的长期稳健的增长。

这是我们老师的几个数据,做好长期好服务的核心点是人,对人的核心点我觉得是管理、选拔和训练。豌豆现在增长非常快,大家可能不知道背后增长的逻辑。

我们增长的逻辑是两条,内生增长加上边界效应,我的增长大部分是转介绍和推荐,基本靠口碑相传,同时我增长多快不取决于市场投放,而是取决于我们内部老师的成长速度。有多少老师可以被我选拔出来和训练出来,可以被用于为孩子提供好的服务,有就增长,没有就宁愿慢一点。我相信数学这个市场3到8岁是大海一样的市场,跑得快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跑得久。

所以今天我们老师的训练体系是非常完善的,内部老师的培训时间是68万个小时,基本上每天都有考试、考核、训练、模课,而且考试不合格是要做处理的,很严格。这是豌豆对老师的管理和服务。

这个行业最近一年时间相对热一点,可能资本寒冬里发现这个行业是一个价值洼地。数理思维这个行业还是很新很早的。我们很多探索、很多事情不一定成熟、完善,但我们相信这个行业非常非常大,因为你看到周边的小朋友,3到8岁这个年龄段平均是报3到5个班的,3到5个班里面只要把数学排一排基本上会排前两名。

通过算人群、转化率和渗透率,我认为市场的规模至少1000个亿,现在还远远在早期阶段。我希望这个行业是良性的循环,在资本市场“寒冬”里,最好的核心做法就是构建良好的服务和生态,让家长从中获益、孩子真正有变化。以上就是我对行业的一些建议和理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