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

为什么说中国出不了Salesforce?

《爱分析·中国企业云行业报告》即将发布

2019年07月13日
  • 云计算
  • 企业服务

前天,爱分析发布了《智能化时代,什么是企业上云的正确姿势? | 爱分析洞见》一文,尝试解答包括企业上云推动力、如何应对云时代等一系列问题。

这篇洞见的内容节选自《爱分析·中国企业云行业报告》,完整版报告将于7月17日爱分析企业云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报告正式发布之前,我们采访了爱分析合伙人&首席分析师李喆,请他对企业云领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1.一个行业迎来云化的爆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或必要因素?

李喆:首先要说明一点,云化不再仅仅是CIO关注的问题,更是CEO在关注的问题。CEO会将云化作为整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因此,一个行业的云化进展,要看云化在多大程度能够解决业务问题。

当前,云计算的价值主要是连接和数据智能,业务问题与这两点密切相关时,一个行业的云化进展就会很快。

以零售云为例,零售业此前IT投入很低,为什么近年云化进展很快?核心在于,传统零售企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需要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打通,基于数据做精细化运营和用户洞察。这中间有大量的线下和线上的连接,企业和用户的连接,这时候云计算的威力就会体现出来,能够直接支持业务增长。

2.目前多云管理有哪些难点和趋势?

李喆:多云管理是今年比较火的话题,很多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多云管理平台,看起来是一个比较薄的产品,但做起来难度不小。

一方面,多云管理的最初诉求是统一管理IT资源,降低IT资源的浪费。这就要求多云管理平台提供商必须要深度了解虚拟化、物理机、私有云、公有云、容器等多种IT资源,才能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

另一方面,多云管理作为统一的IT管理入口,需要与企业各类系统进行对接、打通,这就要求供应商服务过很多大型企业,才能逐步积累起这方面的能力。

未来,我们认为第三方的多云管理平台必然会崛起,只有第三方厂商才能毫无阻力地去对接各类云平台和系统。同时,多云管理平台看似难度不大,但其中涉及到的工程问题非常之多,只有专注这个方向的厂商才能做好。

同时,基于多云管理平台才能发展出真正的智能运维(AI-Ops),因为多云管理平台之上会沉淀大量运维相关数据,基于这些数据产生的智能运维才是贴近企业客户的真实需求,并实时获取反馈数据,不断优化模型。

3.全球范围内,未来阿里云能否与AWS抗衡?

李喆:阿里云想抗衡AWS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但几年内超过Azure是可以预见的,核心是因为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大,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才刚刚开始。

过去中国企业老板更多是将IT看作管理工具,用IT方式固化流程,提高管理能力。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将IT作为生产原材料,要做业务必须在云计算、大数据和AI等新技术上加大投入。比如,刚刚上市的有赞等零售云公司,中小企业采购它的产品,并不当作采购IT系统,而是作为获客的必需品。

因此,未来中国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和AI等方面的投入会越来越大,作为基础设施的阿里云必然会从中获益。尽管看似Azure面对全球市场,但占据中国市场接近50%份额的阿里云其天花板更高。

4.中国的Salesforce在哪里?

李喆:我不认为会出现中国版的Salesforce、中国版的Workday,特别是管理流程类SaaS。

Salesforce当年有一个很庞大的、愿意为SaaS付费的中小企业客群,在服务这类企业过程中,Salesforce可以慢慢打磨产品,打造自己的PaaS平台,逐步向中大企业去延伸。

Workday则是最懂HRM的人二次创业,一开始建立PaaS平台,一上来就能够服务超大型企业,快速抢占了最头部的市场。

中国的SaaS公司,一方面很难像Salesforce一样找到愿意付费中小企业客群;另一方面,很难有那种特别理解业务场景、同时架构能力很强的团队,因此,Salesforce、Workday都很难走通,选择这个方向的SaaS公司,真的是选择了一条很艰难的道路。

从中国现状来看,“工具+服务”类型的企业发展速度会更快,工具意味着比较轻量级、不涉及到太过复杂的流程,大中小型企业对这方面需求差异不大,服务则是考虑到大部分企业还不成熟,对工具的使用能力较差,更容易接受服务。这也是为什么财税领域的代账SaaS企业,营销领域有赞、易企秀这样的企业发展很快的原因。

我认为,拉长周期,中国企业对SaaS软件的使用会越来越成熟,管理流程类SaaS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但在未来五年之内,“工具+服务”类企业才是市场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