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一呼医生:解决不了看病难就别做移动医疗

医疗服务低频?一呼医生告诉你,医疗也可以成为高频 。

2016年06月28日
  • 一呼医生
  • 预约挂号
  • 移动医疗
  • 金融

移动医疗领域有些特定业务,必须由互联网出身的团队来做,譬如起家于专家预约挂号的一呼医生,其业务本质是通过移动渠道重新分配医疗资源和通过创新机制来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总体增量。它的理想是便捷链接人和医疗服务,成为医疗领域的携程式平台。

一呼医生的三位创始人都是资深互联网人,其中创始人及CEO马海平曾是百度BD体系的奠基人和“四大金刚”之一,后来转战盛大网络、万达电商。2014年7月,马海平联合CTO葛戈、CHO田苗创立一呼医生,三人都是互联网背景,而做医疗的底气来自马海平在业内与非公立医院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他对医疗行业非常熟稔。

创业之初,马海平就认为,中国医疗服务的主要问题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总量不足,现有机制对解决看病难乏力,患者就诊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畸高,以及分配机制缺乏市场化元素等几大问题。所以,一呼医生抓住的第一个切入点,是针对诊后领域进行的在线诊后咨询,这个业务帮助一呼医生迅速积累了海量的专家资源,由于推广得当,能够降低患者康复成本和提高医生收入,在医生端很受欢迎,增速非常快。这一切入点也为一呼医生迅速积累了海量医生资源,奠定随后切入预约挂号业务的专家基础。

一呼医生平台有20万医生用户(其中副主任级别以上约占60%),拥有700万患者用户。据一呼医生估测,加号业务最红火时,北京所有的一号难求的专家中,有一半可以通过一呼医生进行预约。

然后,由于北京卫计委对于医院加号(这一制度曾经伴随着近代化医院的出现一直绵延至今,目前为止全国绝大多数医院都仍有这一机制的存在)的限制出台,一度影响波及到整个互联网专家挂号领域,甚至使部分企业因此一蹶不振。作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企业,一呼医生也曾因此被央视进行了报道,但并未被定性。为规避政策风险,一呼医生顺势进行了业务调整,并且乘势打通为医生创造多点执业空间的战略目标。

以下表格,我们梳理了整个事件过程。

马海平表示,这次急刹车后的急加油,虽然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但一呼医生已经成功顺势转型,通过将就医场所从公立医院搬到了非公立医院,更好的合规运作,并为未来将成为大趋势的多点执业打下基础;同时,一呼医生还推出了“一分钟挂上专家号”的服务承诺,提升服务能力。

现有业务模式

目前,一呼医生的核心业务是专家预约挂号服务。

在卫计委对医生在公立出诊单元与网络平台的合作进行限制之后,一呼医生将在公立单元的预约挂号服务搬到了优质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生会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这些机构出诊,患者可以在一呼医生上预约到这些专家。马海平认为,随着非公立医院机构的高速增长,特别是从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占比四成到未来占比八成的高速增长期,一呼医生都将分享这一极速增长期的红利,并顺势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服务平台。

据马海平介绍,目前仅北京地区,日预约挂号服务达到数百单,价格从0-5,000元不等,客单价约280元。

第二块业务是在线诊后咨询服务,也就是医生为就诊过的患者进行诊后管理和康复咨询,这部分服务基本是纯online,患者可以用图文、语音或者电话的方式咨询医生,客单价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

第三块业务是“医知己”高端二次诊疗咨询,这在国外被称为“二次诊疗”。一呼医生搭建了一个由顶级专家和各科系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咨询网络,为已经有首诊意见或者经过检查甚至确诊的患者,提供在私立咨询场所进行的长时咨询业务,患者可向专家进行30分钟以上的咨询,客单价2999元。这部分业务在国际上已经日趋标准化,对大病、慢病及需要进行手术等治疗的患者有重要意义。

行业现状

目前,移动医疗的平台型公司大多有涉足挂号业务,像平安好医生、微医、春雨等,不过大部分的挂号业务属于入口级,医生水平并不高。而一呼医生却主攻优质专家挂号,与一般医疗行业低频的特点不同,专家挂号高频且有高客单价,据估计,仅北京地区“一号难求”的专家人数达到3万,整个市场规模可达到百亿。

当目前专家挂号类公司规模较小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积累不够;二、需求的专家水平远高于普通挂号类企业,发展和普及的时间成本高;三、存在一定的行政壁垒。

在今年3月以后,北京卫计委禁止医生在公立出诊单元与商业公司合作,各家都在探索转型出路。其中,一呼医生选择向非公立医疗机构医院发展医生的多点执业空间,动作迅速,已经形成规模和先发优势;有部分企业则放弃专家挂号业务;有些机构则邀请三甲或专科医院副主任儿科医生用非上班时间,为患者提供免费预约咨询服务,近乎于公益性质,但作为商业服务不管是可靠性还是供给量上都十分有限,难以形成规模。

一呼医生的转型模式基本跑通,虽然大型医院对医生流动控制,但多点执业、自由职业、分级转诊等都是新医改的大势所趋,未来前景仍然广阔。

近期,爱分析与一呼医生创始人马海平进行了一场对话。现在将访谈的精彩瞬间摘抄如下,与您分享。

Q:流量导向非公立医院?

A:是的,北京市禁止医生在公立出诊单元与商业公司合作挂号后,我们停止了原本在公立医院的加号业务,将原来加号业务搬到非公立医疗机构,本质上是促进了医生的多点执业。

Q:非公立医院愿意合作吗?

A:很乐意与我们合作,能通过我们调动更多专家,能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提升口碑,这都是目前有雄心壮志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所孜孜以求的。

Q:非公立医院能提供医保支付吗?

A:完全可以。国家为了减轻医保的压力,支持医保覆盖非公立医院,在北京的这些大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实现医保全覆盖。

Q:和百度类似? 

A:百度是根据长尾效应,按照线上点击向医疗机构收费,一呼医生是通过O2O的方式,为资源提供精准匹配,而且强化了审核评价机制。虽然相似,但百度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因为这两种业务相互冲突,不可兼得。

Q:有没有同类公司?

A:在国外没有对标公司,是国内同行业中最大的。

我们更倾向于对标携程。携程最初只提供第一类需求,机票和酒店,在积累起用户之后,才继续提供目的地租车、餐饮等后续服务。一呼医生提供医疗第一类服务中的挂号业务,在挂号业务做起来之后,也将开展其他服务。 

Q:那就没有监管风险了?

A:一呼医生历来都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业务。移动医疗是新生事物,这要求我们一方面更加注重监管方的信息释放和导向,另一方面也要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向监管方、公立医院主动表达我们的价值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