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金融科技的内涵与外延

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模式变革与机遇

2019年06月01日
  • 金融
金融科技的内涵与外延

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模式变革与机遇

近日,爱分析在京举办了2019爱分析·中国金融科技高峰论坛。爱分析邀请了顺和同信CEO顾威、积木时代CEO彭少新,以及天创信用CEO李文贤,参与了论坛上午的圆桌讨论环节,围绕“金融科技的内涵与外延”主题,各位嘉宾展开热烈的讨论。爱分析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张扬主持了本次圆桌讨论。

现将圆桌论坛讨论实录分享如下。

爱分析:首先感谢三位嘉宾来参加上午场的圆桌论坛,三位先自我介绍一下

顾威:大家中午好,我是来自顺和同信的顾威。我们公司股东是顺风、同盾和IDG。公司在一年之前成立,主要想把智能风控和物流行业能力结合起来,专注在物流风控服务以及物流行业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服务,感谢大家。

彭少新:大家中午好,我是来自积木时代的彭少新,公司专注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还有广大农户的小微信贷服务,目前市场定位主要在于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成立四年以来,服务了数万个客户,服务信贷规模累计超过30多亿,目前保持良好的风控水平。我个人从事小微信贷十多年,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深受其益。包括客户的体验、效率的提升、风控水平提升,都非常有感触,今天特别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谢谢大家。

李文贤:感谢爱分析,天创信用已经成立四年多了,我们主要还是赋能公司,现在定位为30万左右的小额线上快速放贷。我们主要提供赋能,做好中立第三方服务。我们定位于为更多场景端和资金端做好连接服务,谢谢。

爱分析:过去大家都强调金融科技是2B的,希望离风险比较远。未来两三年,大的趋势是必须要贴业务场景越来越近。那么对于未来业务如何贴近真正的贷款的场景?

顾威:我们接触的物流行业较多,专注于如何用四大要素(人、车、货、场)去围绕场景做更好的金融服务。我们的定位也是科技公司,主要是连接资金方和场景方。国家希望能更好的扶持小微实体经济,所以对于银行来说,迫切的愿望是能服务到小微企业、实体经济。

我们重点关注物流产业链里面的小微企业。例如,当一家网点向大的网络加盟时,需要支付押金、充值付费,以获取大网的资源与服务。这些网点拥有自己的客户,他们从客户手中接单,大的网络再把相关的服务送到目的地,所以这些网点其实是有资金周转的需求。我们把相关的经营数据,比如过去历史充值的数据以及收单的数据,做良好的表现指标,再结合外面大数据的风控指标,这样就把资产引入到资金方,资金方在这样的前提下,就敢于去放款。

很多资金方是没有能力和资源去触达到小微企业,他们非常欢迎我们这样的连接作用,但是需要我们担保。我们希望未来趋势是能从经营数据再加上信用体系去取代担保模式。

金融科技的内涵与外延

彭少新:从业务和风控两个要素来看,这些年来越来越意识到风控是最核心的。因为你把业务做的再大,规模再大,如果风控不可控,业务可以说白做了。

前几年由于一些机构盲目扩张规模,规模很大,扩张很快,但是退出市场消亡也很快。我们享受金融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成果,我们提升客户体验,降低成本,扩大规模,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把风险控制住。如果风险控制不住,一切无从谈起。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未来的金融科技一定会把风险控制作为很重要的环节来做,否则金融科技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金融本质角度来看,可能都没法被应用者接受。

李文贤:从公司角度来讲,因为天创信用是做赋能的公司,我们一直没有去碰钱的事,这跟我们的定位有关系。真正活到现在的赋能公司真的不是很多了。公司定位角度为服务C端,在C端,由于流量较大且需要顶层数据,赋能公司还是有生存空间的。

过去四年,服务了很多中小微企业,主要是2B的服务。今天我自己觉得如果做小微企业,一定要做风控,否则永远属于在河边走,而且场景端有场景端能力,资金端有资金端能力,第三方公司很难做事情。

爱分析:现在给积木时代接触的供应商或者风控服务商也好,在您看来他们对业务的贴近程度如果打分,会打多少分,他们离业务理解真正还有多大的距离?

彭少新:不同机构不太一样,目前利用第三方大数据在贷前做好不良客户的排查工作,前端排查到不良的申请量占20%,这个比例还是不小的,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效率,也有的是为提升客户体验,进行无纸化签约。我们发现大概有90%以上的客户都通过技术实现这个过程,不同机构打分不太一样,总体打分7、8分以上。

爱分析:2C消费贷款和2B小微贷款之间,为什么对服务商的需求会有差距?

李文贤:对小B来讲,一年放款量几十亿,服务客户群体不到十万个,对于数据的需求调用量几乎没有,只是风控需求。风控需求就用外围数据,核心数据还是自己本身数据。这种情况下,我们所服务的能力就受限,一开始需要我们的系统,需要我们的数据,但是一旦自己转起来以后,量就那些,这种情况金融机构对我们依赖比较小一点。

另外还有一类金融机构,例如农商行,城商行,他们都在转型。所有赋能公司比较困难,金融科技公司一定要做助贷业务,这样会比较好一点。

爱分析:做小微必须从助贷这个点开始。第一个问题金融科技做消费金融的时候,是有很多赋能公司存在的,做小微过程中,为什么大量公司的会去做助贷?第二个问题,大家怎么看2019-2020年,消费金融未来有哪些新的创业机会?小微金融、消费金融发展路径会不会有不同?

顾威:我们公司定位在做B端的业务,李总说的建议,我们感同身受,的确我们要参与一定的风险业务。

做科技平台的时候,跟资金方谈起来,他们会质疑你的风控能力,所以我们是愿意一定程度上参与风控业务。对于小微来讲,更多是要把场景能打通。近几年中国的大数据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各种手段和技术,对于个人端的信用评估,相对来讲还是发展比较快、比较全面。而且C端的量在这,是可以完全按照零售业的小额分散,用模型的方式,将收益覆盖风险,实现盈利。

但是,小微企业因为它的量没有那么多,并且小微企业经营性性质比较强,跟经营状况紧密相关的。因此要把经营数据打通融合,这个才是最主要的。所以未来的发展,我相信谁有更多经营性场景,再辅助其他方面的指标,就能够做好风控。例如外卖场景,掌握了订单情况就相当于知道了一些经营数据了。

未来能把经营性数据打通,市场就会越来越大,完全靠信用还是要有一段时间。

金融科技的内涵与外延

彭少新:我们在小微、消费都做了探索,目前90%以上的还是小微企业为主,也包括农村的养殖、种植群体。目前在消费金融尝试一年多,所面临的困难跟小微信贷类似。比如小额信贷很多客户,周期比较短,两三年就消亡了。现在的市场一户多贷比较严重,另外有一些欺诈的行为,有些中介会帮助客户做假资料骗贷。

我们目前消费金融发展相对晚一点,相对滞后一点,这种情况还没有出现那么多。我的判断未来消费金融领域也会出现类似的困难。不过还好,我们一年多尝试,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风控水平把握比较好。但是我们发现主要是服务消费客户,大多是没有场景的客户,我们建立十万到二十万之间,小微企业大概七万左右。

消费金融的客户很有意思的特点,他们名义上是C端客户,可能是国家公务员,可能是某个企业上班的工薪人士,但是拿到信贷资金会投放到与他相关或者他控制的小生意里。以前有些专门从事的机构,也发现类似的现象,做工薪企业的贷款发现,工薪层把资金投放到他的生意里面去。

所以未来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很有可能面对相同的困难,但是现在来看,小微企业的空间非常广大,全国的相关统计来看,小微企业工商户大概有六七千万的人群,这个人群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这个空间里,有很多退出机构,反倒给我们能留存下的机构有更大发展机会。

李文贤:我认为有三个群体,一个属于C类群体,这个群体差不多贷款额度在两万以内或者三万以内的群体,这个群体现在看来增速很高,所以对于这个群体,我觉得大概还有一两年的发展空间。

另外一个小微里的微,差不多就是五万到三十万的贷款,这个群体可能介于个人和企业之间,拿到的钱做经营性的生意,这个空间可能是下一步可以更快速去发展的空间。

最后一个是小微里的小,做起来稍微难一点,有可能被核心企业把控,有可能银行参与了。这个群体大概有六七千万,贷款为五万到十万之间,例如,居民区楼下的小商铺。这个群体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可以进入。这个群体的风控可能不止是个人,要看经营状况,会涉及到流水、订单等。

爱分析:刚才提到外卖场景,我们一直有个疑问,第一天美团金融上线的时候,我会觉得会先做商户贷款,因为能帮商户导流,其次能做支付。但实际先做的还是消费金融,对于他来讲,小微这块至少不是现金流最高的业务。您怎么看同样是一个场景,对美团来讲,最终会选做消费?

顾威:我对具体的模式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某种程度上,第一、C端业务是最好开展的,C端的金融服务相对来讲是比较成熟的。有很多用户端在叫外卖,他们有良好的入口,流量加上比较成熟的风控模式,就敢做这个业务。

第二,商户这边在他这个平台,接到订单,某种程度上只能表现出餐馆一部分经营情况,有可能还有其他的外卖平台,再加上金融上也是有风险的,这家店今天做的好,明天大家都不喜欢这个口味了,金融风险相对来讲高一点。

总结一下,本身第一个是餐馆本身这个行业死亡率太高了,另外一个美团只是拥有闭环的一部分数据。

金融科技的内涵与外延

爱分析:刚才李总讲天创信用是一个赋能公司,赋能公司跟金融机构的合作会很紧密。您认为在未来两年,跟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赋能商有没有可能随着金融机构内核能力的建设,把供应商固定在某个单点上,导致供应商很难延伸?

李文贤:我认为两三年内还是认为C端有市场空间。风控有很多种,就像原材料做成半成品是一样的,有新的半成品不停出现,卖蛋糕的或者开火锅店。这里面得益于数据源不断开放,有外部数据源不断开放,把很多支付公司数据结合起来,基于支付数据去整合、加工、处理,给更多机构使用,未来可能会开放出更多外部数据,例如婚姻数据等,这里不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

小微这块难点在于数据源的开放力度比较弱,大家能看到的就是工商数据、税务数据,但是定单数据、经营数据、交易数据、海关数据等都还在封闭的体系内,随着数据源的不断开放,未来有很大的增长。

至于赋能公司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会更近,但是各自分工明确。金融公司专注于放贷、运营,赋能则是把赋能做好,甲方是甲方,乙方是乙方,在一个生态里互相合作。

爱分析:彭总,刚好您这边是金融科技的甲方,您要跟金融机构谈合作,您怎么看跟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还有持牌金融机构之间关系的变化?

彭少新:从我们金融机构的实践者或者提供方来看,一开始的接触短期内,会对技术层面感兴趣,这个技术是我需要的,这个能力是我没有的。但是技术是容易变迁的,容易复制,这个就并不是最主要的。

长期来看,我更在意的、更重视的是在金融方面跟我们契合点。如果从把业务做好来看,必须回归金融的本质,比如规模的成长、核心的风险控制、资产优良,这块如果离开了,技术再先进跟我也没有关系。

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你是先进的做原子弹的技术,跟我毫无关系,我不会感兴趣,所以短期内,陌生人见面一样,短期内可能一瞬间看到你的形象,看到你的气质,可能会吸引我,但长期来看,需要看到你的本质,能符合我的要求,品行是否足够好,能提供的服务和赋能是否能满足我金融上的需求。从长期和短期来看,技术和金融都不可或缺,长期来看更看重金融的本质。

关于和持牌金融机构的关系,我们本身也是做小微业务的金融服务机构,我们也在不断探索跟持牌机构的合作。

我们在很早之前,有很多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很感兴趣跟我们合作,因为他们本身有资源,有品牌,也希望响应国家号召,服务一些小微企业、工商户,但是他们没有相应能力。我们有团队管理能力,包括金融风险控制能力,也有这么多年服务小微客户的经验,所以这种机会越来越多,我们也谈了很多商业机构,他们对我们这块是比较感兴趣。

爱分析:顾总怎么看未来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顾威:从我们现在跟金融机构的合作来讲,我感觉是越来越受欢迎了,而且我们能谈下来资金成本也是越来越低了,这可能跟今年的政策导向有很大的关系,国家对于小微和实体经济金融的支持力度很强。

虽然现在金融机构、银行也在讲怎么做开放银行,把有些能力集合起来,建立更好的生态体系,但是我认为最终尤其在小微金融这里面,还是属于强场景。有这样很好的流量再加上很好的经营风控的指标,和银行合作是非常受欢迎的。

从消费的角度来讲,中国现在个人消费已经做起来了,而且个人消费对于金融的需求也做起来了,这就像十几年前我去美国留学的时候,特别感叹美国人的提前消费或者借钱来消费的观念,某种程度上中国现在很多人都接受了这个观念,去借钱以满足现在消费的需求。

所以我认为跟银行合作应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有好的人群流量,很好的风控,银行认可你的金融科技的服务能力,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爱分析:像您觉得跟金融机构之间,未来有没有可能做到联合运营?

顾威: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和银行,跟金融机构已经有联合运营模式合作了,只不过银行那边提供的是资金,当然也提供风控,但是更多的依赖于前端的金融科技做的相关工作。

爱分析:未来大家最希望金融科技行业改变的点,例如政策、技术、合作方式?

顾威:我觉得从两方面值得改变。

一方面随着5G及物联网的发展,会有更多物联网的设备能采集低成本信息,比如物流行业里,货、车、人,包括仓储,货场,所有这些东西都有很多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如果这些能把更多信息汇总起来,再加上现在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声音、图象、文本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就能够为我们提供金融服务各方面都会有一个较大的进步。

另一方面相关数据源的开放,比如税务数据能不能做的再广一点,很多事情希望政府来主导,把获客成本降的比较低。现在数据获取非常难,有的话成本也很高,作为金融科技公司,本身就有很多成本,数据源如果有更低成本的开放,也会使整个体系有一个大的提升。

彭少新:我们希望信息共享机制和全国征信系统能尽快建立和完善,对我们来说,尤其服务于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我们发现查询征信,尤其央行征信,是很大的困难。我们特别期待未来国家在这方面的基础设施投放上,会增加的更多,能提高潜在客户的金融意识,另外也方便他们了解自身的征信情况。

另外,我们特别期待在金融科技领域,给潜在客户教育培训机会。比如说现在做的无纸化签约,有些客户可能文化水平相对弱,甚至也没有智能手机,甚至也不用微信或者支付宝,对先进的技术接受程度比较低。我们期待未来能给他们普及和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更广泛接受到金融科技带来的福利,使普惠金融服务群体更加广泛。

李文贤:首先是监管。金融科技这个行业,首先是金融。政策就像天上的靴子一样,可能掉下来砸一下大家,比如3.15,比如12月1号。政策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需要做到智能化监管或者更智能化的政策落地,分角度预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第二个数据,我本身从事数据研究很久,但在数据行业里仍不知道红线在哪,归根结底还是政策问题。个人安全保护法不断出来,未来企业可能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希望政策能让大家更加清晰一点数据的红线,好让大家能尽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