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医联:瞄准医院端,探索医生工具发展新路径

2016年初,医联医生出诊服务上线,由一个医生学术社交平台,升级成为医生工具平台,提供医生出诊业务服务。

2016年06月05日
  • 医疗
  • 医联
  • 医生工具

公司亮点

(1)医生端资源丰富

风险提示

(2)模式仍在探索,结果有待检验

医联是一款面向医生的学术社交、自由执业平台,用户全部为实名认证的职业医生。在医联,医生可以实名上传病例照片,与同行交流心得体会;可以加入“医生圈”,攒知名度;可以匿名在“深夜病房”栏目吐槽,打发深夜值班的时间。

按照创始人王什锐的说法:让医疗专注医疗,用互联网塑造新的医疗生态链,实现让医生更加专注医术;让患者更专注诊疗;让机构更专注经营。这位85后创业者敢这么讲,还是有可信度的,因为据说他经常不回家,吃住在办公室,整天琢磨怎么把医生引进来,留住,怎么更好的连接医生、患者、机构。

2014年,王仕锐在美国接触了一款APP——Figure 1。看到这款医生社交软件做的风声水起,王仕锐决定把它搬到国内,做一款服务中国医生的社交平台。在2014年8月,27岁的王仕锐和三位创始人一起创立了医联。

在2016年2月,医联上注册医生数达到40万。

医生社交平台:“Instagram+知乎”模式成引流利器

Figure 1是一款2012年上线的临床医疗图片分享APP,被称为医疗界“Instagram”。上线以来,在App Store医疗类排名中一直保持在前20左右。医生能够在平台上发布照片、脑部扫描影响和X光底片等,帮助专业人士进行教学、诊断和学术交流等活动。

2014年医联刚刚上线时,Figure 1上用户每天上传50~70万张图片。王仕锐对Figure 1的中国化,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在原有上传病例图片基础上,添加问答功能,以类似知乎的问答社区作为差异点。打造一个Instagram+知乎的社区,这就是医联初期的主要模式。

在医疗领域,图片比纯文字更有医学属性,适合医生之间交流。医联模式天生有医生社交的土壤。据医联介绍,在2015年9月,平台上的注册医生数为10万;到2016年2月注册医生数已经达到40万左右。在推广方面,今年2月,医联就有600位员工,其中推广人员超过百位。

探索变现:上线医生出诊环节,连接医院和医生闭环

与其他医生工具一样,医联开始了医生资源变现的探索。2016年初,医联医生出诊服务上线,由一个医生学术社交平台,升级成为医生工具平台,提供医生出诊业务服务。

医联出诊业务服务两方,一方是三甲医院的主治级及以上医师,一方是民营医疗机构。医联作为中间方,连接两端,盘活医生资源和民营医院资源。医生端、医院端、患者端都能受益。

在咨询、挂号、导诊、检查、确诊、手术、用药、康复、随诊、数据挖掘这些医疗服务流程中,考虑到手术作为直接的医疗服务,有刚需,价值高,医联选择以手术作为试水医生变现渠道的重点方向。在手术战略中,医联是作为连接民营医院和平台医生之间的纽带,为民营医院、医生提供连接服务。

相较于名医主刀网,医联有不同之处。名医主刀是打造医生“飞刀”平台,医生在业余时间为患者提供手术服务的C2C模式。医联连接医生和民营医院,本质上是B2B模式,与医院合作,不需要像名医主刀一样借助其他的机构导流。同时医联的医生资源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但医联模式需要考虑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怎样评价医生能力,建立能者上,不能者下的评价体系;2)主治医师没有名气,如何打造医生个人品牌;3)到民营医院出诊,安全责任如何界定。

要建设医生评价体系,发掘有能力的医生,医联的做法,是从哈佛大学引入“临床能力评价体系”并对应国情进行相应改进,能不能改造为中国医生所用,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出诊安全责任方面,医联与保险公司合作,除了医责险外,还有针对患者手术的手术险。对于医生的品牌建设,医联并不担心,“技术过硬的医生,自然不用担心品牌问题”。

目前,医生出诊服务正在医院端推广,医联没有做进度和数据透露。不过,医联平台上的三级医院医生资源对民营医院很有吸引力,医院端推广问题不大;对医生方面,三甲医院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这类群体从收入、品牌建设角度讲,也愿意参与。患者会是核心,如何吸引、留存患者是一个考验,但是随着民营医院在国民医疗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医联将会迎来机会。

行业分析

目前,从Figure 1来看,医生社交领域很有机会,但变现没有那么容易。不差钱的丁香园,开始真金白银地做线下诊所;杏仁医生,也发展线下诊所,要在2018年建立100家的医生多点执业工作站;杏树林和药企合作,继续专注于医生服务环节。

与上述公司不同,医联选择从医院端入手,连接民营医院和医生。相较于建立线下诊所,这种模式更轻,更偏重互联网属性,有利于快速复制。目前医联优势还是在于平台上的医生,但是相较于其他医生工具公司,未必有足够的竞争力。在未来,打通保险、药品环节,建立医生评价体系,形成核心竞争力,将会是医联未来的重点。

近日,爱分析与医联副总裁杨洋进行了一场对话,现摘抄部分内容与各位分享。

Q: 如何做到在1年内就积累40万医生用户?

A:线上线下联动。线下医联有百人的地推团队,线上用不断完善的业务来提升用户粘性、活跃度,吸引新用户。

Q:为合作医院提供哪些服务?

A:帮助医疗机构进行科室建设与信息化管理,提供患者的就诊、转诊服务,让医疗机构专注经营。医联希望未来能够打通PC端、PAD端、移动端多个端口的数据传送,实现医生之间、医生和机构之间信息的无缝传输。

Q: 是否会向医生收取费用?

A:目前医联对医生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未来可能会在医学文献、视频教程等学术资源向医生收取一定的费用。

Q:将如何建立医生的评价体系?

A:医联从哈佛大学引进了一套“临床能力评价体系”,针对国内情况进行改进。与卫计委下属中国卫生研究院合作研发。

Q:多学科诊疗模式如何服务患者?如何让医生参与到多学科诊疗?

A:多学科诊疗模式是由来自普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科、病理科、内镜中心等科室专家共同组成一个工作组,针对患者的复杂病历,通过会诊的形式共同提出最佳治疗方案,最终由相关学科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对于复杂的大病而言,这种诊疗模式所提供的治疗方案更好。在欧美国家,多学科诊疗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患者。

在医联APP中,所有需要其他科室知识的医生都可以在平台上提出诉求,通过积分机制,鼓励医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中重病、疑难杂症,救治更多的患者。

Q:医联未来的生态圈是什么?

A:医联希望重建医院、医生、患者之间关系,同时平台上会引入保险机构、医药、器械等。

医联最终的目标是打造全新的医疗生态链,出诊、保险等都只是其中一环。未来潜在的合作方可能包括可穿戴设备商、保险公司、药企、器械厂商等。

医联会不断完善医生和非医生医疗机构、保险、医疗设备等的连接,加深各方多维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