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从内容研发到孵化,老路识堂将携手优质内容方推进知识付费“普惠化”

以电商“爆款”逻辑打造产品,将延伸至内容孵化服务

2019年02月12日
调研 | 赵雅晨 张凯西 撰写 | 张凯西
  • 教育
  • 知识付费

2016年曾为知识付费元年,众多知识社区、音乐/音频类媒体、有流量的自媒体平台均在这一年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大量的内容创业者涌入,以多元的模式和产品形态补充内容供给。在丰富的平台和内容供给的主导下,用户为内容和知识付费的意愿正在逐渐提升,更愿意为高质量的内容产品付费,从而更进一步推动了知识付费行业的爆发。

由商业培训内容切入服务,用“爆品” 逻辑打造品牌IP并沉淀种子用户

老路识堂定位于知识付费内容制作和服务提供商,通过商业培训课程《用得上的商学课》切入知识付费市场,用电商“爆品”的逻辑打造品牌IP并积累种子用户,目前已经从垂直的内容研发体系延伸至开放的知识付费服务商,通过内容孵化的形式携手众多内容开发者开启MCNMulti-channel Network)模式。

老路识堂创始人路骋

《用得上的商学课》在制作初期的目标客群为“小镇青年”,即在大城市打拼、获取行业认知途径有限的年轻人群,通过为用户梳理对于商业和职场的认知提升其视野和格局。

课程产品分为《商学篇》和《工作方法论》两季。其中第一季已于2017年7月上线,并在上百个内容平台进行分发。第二季则从2018年7月开始投入制作,2019年1月刚刚上线,还未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目前《用得上的商学课》系列课程已有超过60万付费用户,从订阅量来看全网排名第一,完课率达45%以上。

打造“爆款”、提升订阅量和完课率的关键在于产出优质内容。老路识堂的策略是不断优化内容在音频场景下的听觉体验,从而满足用户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轻量”学习的需求;内容打造需要经历“资料收集-语言优化-人设代入”三个环节,据统计,一篇文稿的平均改稿次数为18次,一季课程的整体制作周期则长达半年。

获客方面,老路识堂主要依靠口碑裂变进行传播。由于知识付费是一个后验的市场,依靠老用户来验证课程效果、自发传播至关重要。老路识堂的做法是当内容生产出来,先在小部分分发平台上线,集中精力推广运营,将课程在这些平台上打造成爆款,再依靠用户的口碑裂变吸引其他平台主动寻求合作。优质内容对于平台的价值则在于抓住稀缺资源,低成本地获得高价值、高活跃度的新用户。

知识付费以内容为王,但规模化将面临生产力和运营瓶颈

然而,内容生产易实现“从0到1”,却难迎来“从1到100”规模型的增长。

随着用户和业务规模的增长,由于内容生产和服务的边际成本提升,IP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生产力和运营方面的瓶颈。为保持成长并持续输入优质内容,老路识堂正由内容研发体系延伸至知识付费服务体系,携手优质IP共同孵化内容。

由于目前《用得上的商学课》已累计了近7成的女性用户,且女性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因此第一款内容孵化产品定位为针对“女性成长”的课程,由知名心理咨询师、美食心理学创始人作为课程的主讲,来提供底层内容素材,老路识堂提供内容制作、包装和流量分发支持。预计该课程将于2019年3月左右上线。

供给端将面临洗牌,知识付费在2-3年内将实现“普惠化”

老路识堂认为,知识付费可类比2005年的电商行业,内容供给端鱼龙混杂,将由优质玩家重新定义规则。目前,供给端已经结束了早期靠用户和流量红利得以快速增长的阶段,部分在内容质量、产品设计和市场运营方面能力不足的内容生产者已被淘汰,行业的进入门槛愈发明显。

现阶段市场仍呈现出“供过于求”内容泛滥的态势,预计供给端的去库存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而在需求端,大众人群对知识付费的接受度会随着供给端去库存化、内容精品化而逐步提升,将在两三年左右实现知识付费的“普惠化”。

从市场格局来看,未来,知识付费依然会呈现长尾格局,平台方和内容制作方都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因为平台和IP不会成为核心竞争力,优质内容才是极其稀缺的资源,有助于提升完课率和复购率的同时,也可加强在发行端的话语权。但因为用户分层较为明显,单一内容生产方或发行方无法同时网罗多层用户客群,因此市场格局将根据用户分层而持续呈现长尾局面。此外,由于内容生产的门槛较高,平台将专注于连接,内容提供方将专注于生产和孵化,分工愈发明确。

未来的知识付费赛道将如何演变,爱分析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