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深耕医疗影像近十载,翼展医疗集团扬帆影像生态圈

打造线上线下,多方参与的影像生态

2018年08月27日
调研 | 李喆 晴空 撰写 | 晴空
  • 医疗
  • 医疗科技

过去多年,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真谛是:渠道为王。从底层的医疗信息化,到医疗设备供应,再到各类检查服务,无一不验证了这个道理。

翼展医疗集团作为科技型医疗服务企业,成立至今已有9年的时间。

从最初为国内外的医疗影像设备设计操作成像系统,到提供PACS和院内信息化系统等服务,再到成立“翼展云影”云诊断平台、医生集团,布局AI以及开始区域影像运营管理并建立第三方独立影像中心,翼展正逐步成为一家影像领域全产业生态企业。

 
做行业开放平台的整合者, 用评价体系为医院适配最好的AI产品

翼展医疗集团合伙人兼首席市场官高云龙表示,在单一领域,无论是AI产品、影像中心、还是线上诊断,都难以单一能力形成优质盈利模式。多管齐下,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整合资源和优势。

随着AI影像结束风口期、迈入冷静期,目前市场上的AI影像产品也逐渐趋于落地,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

医疗是一个严谨的慢行业,需要有深厚的行业知识和技能积累,翼展医疗集团与行业新入者、医院共同拓展开放平台。

目前翼展开放平台集聚了十余款AI影像产品,医疗机构可通过开放平台实现与AI影像产品的无缝连接,并通过评价体系对产品进行综合评价,由平台反馈给开发公司,为产品更新提供思路。

影像服务能力输出面向患者端和医联体建设

翼展医疗集团的生态,囊括了线上线下的服务。通过线上实时在线诊断平台,翼展医疗集团能为线下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提供优质的影像诊断资源,进而直接服务于C端患者。

融合了医生集团和AI影像诊断产品的线上诊断平台,不仅可以为翼展线下医学影像中心提供诊断服务,也可以为区域打造影像医联体项目。

通过接入翼展线上平台,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获得影像医联体内大型医院以及优质AI影像辅助诊断产品的医疗服务。

很多能够在线上诊断的场景,比如重大疾病的二次确诊、慢性病的复诊等,都可以通过诊断云平台或者影像医联体得以解决。

未来方向主打疾病早筛,筛查后服务形成闭环

在线上云诊断平台,除了提供疾病的二次确诊以及慢性病的复诊服务,翼展还将眼光放在了疾病早筛服务。

很多疾病在早期就能通过影像检查的手段筛出并及时治疗,早期的筛查和治疗不仅仅对患者身体伤害小,而且也可以节约大笔的医疗费用和大批的医疗资源。

对于筛查后的治疗、康复服务,翼展将通过与专科联盟以及生态内合作医院的协作,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

随着国民对健康水平的日益高要求,未来疾病早期筛查市场将迎来爆发。翼展医疗集团乘势发力疾病早筛领域,从社区、线下诊所、医联体等各个角度切入,依托其影像服务生态,提供集筛查、转诊、康复于一体的疾病早筛早治服务。

近期,爱分析对翼展医疗集团合伙人兼首席市场官高云龙进行了访谈,现将翼展科技有关业务进展、战略方向相关内容与读者共享。

从提供影像软件服务到缔造影像生态圈的转型

爱分析:翼展的发展历程?

高云龙: 2009年创立翼展,切入医学影像相关的软件辅助以及信息化的领域,当年就实现了千万级的盈利。

之后开发了首款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Restore Image”,开始转型,并于2010年起草制定“医用诊断X射线影像设备连通性”行业国家标准,确立了翼展在行业里的地位。

2013年在美国受到了新的启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高度标准化的医学影像可以进行远程诊断。于是在2013年底开始着手做中国第一个在线诊断平台工具,目前大约有2000多家医院和设备的接入。

从2013年到现在,翼展在不断完善影像生态布局。

云诊断平台上有影像数据和医生,长期的数据沉淀和医生资源积累,能够支持我们开展AI开放平台的搭建,同时云诊断平台上的医疗能力和资源也能支持线下诊断中心的影像诊断服务开展。

其他方面的应用与布局也应运而生,比如建立自己的研究院,用自己的基金孵化科技企业,建立大数据中心等,一起组成了翼展的生态体系。

爱分析:从医疗IT转型AI医学影像服务,中间的挑战在哪些方面?

高云龙:企业基因非常重要,翼展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但众多成员在医疗及IT领域跨界已经有超过十年的经验。

2016年之前,我们一直在用智能算法做影像辅助诊断产品的研发,只不过现在是用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方法去做。

我们立志于做一家医疗科技公司,翼展团队中的IT人才和医疗影像人才,经过十几年的沉淀,有很深的行业基因,这是翼展能够做好影像服务生态的原因。

线上线下结合的打法,为AI影像诊断产品落地提供渠道

爱分析:目前翼展生态体系的具体结构?

高云龙:首先是建立网络渠道,AI相关的产品以及大量的诊断数据都在平台上。

其次是多维影像生态的覆盖。比如宁夏的在线诊断平台覆盖了上百家医院,上层是覆盖整个宁夏的影像平台,能够实现分级诊疗,资源重新调配,支持国家分级诊疗的政策。

中间层是大数据中心,沉淀下来的数据可以通过可视化为当地提供政策制定参考。比如某个区域肺癌的患者比较多,对应的策略可能是开展早筛或者更多的保护环境。为当地决策者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

大数据平台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当前的医疗大数据没有形成可用的、标准化的研究数据,从地方入手开始大数据的梳理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只有源源不断的优质标准化数据,才能让AI产品加速进化。

第三层是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可以提供早筛功能等基于影像检查的多方面能力输出。

大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例子非常多,也耗用了大量的国家医疗资源、医保资金,通过从小区层面开展的智能早筛项目,能够解决行业的根本问题。

另外,通过建立AI示范基地,为地方政府打造以医学影像为中心的健康生态体系。

爱分析:翼展布局生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高云龙:影像行业单点切入面临商业模式方面的挑战,我们认为最好的模式就是融入到线上线下的生态体系中,这是基于翼展在行业内多年的经验及发展进行判断后得出的结论。

这个生态中有线下影像中心作为入口,平台上有大量的诊断影像数据和各种AI影像产品,也有大量优质的医生资源。

未来的生态一定是AI和医生一起输出高水平的诊断报告,并通过独立第三方影像中心传回患者。

随着平台上影像诊断数据的增加,AI产品会不断得到强化和优化,进一步会有更多人认可诊断云平台,从而汇聚更多的影像诊断数据,形成良性循环。

爱分析:通过云诊断平台出诊断结果,现在是AI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

高云龙:目前AI产品只能给出参考建议,最终的报告必须由医生确认。翼展将AI产品定位成为医生诊断所使用的工具,能够准确、快速、方便的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这一点我们从开始就有很清楚的认识。

爱分析:AI影像诊断厂商选择跟翼展合作的动力?

高云龙:首先翼展有最大的网络渠道,可以为AI影像诊断产品提供落地渠道,另外翼展开放式协作也可以为产品的迭代升级提供更多的影像数据。

另外翼展现在正在建立自己的影像研究院,也在聚集更多的专家资源,指导AI产品的有效提升。

线下影像中心将重新定位

爱分析:翼展现在线下影像中心总共有多少家?

高云龙:全国范围内拿到牌照批复的是18家。今年还要在美国收购一家,接下来会在全球布局,包括马来西亚、中东等。

爱分析:AI影像诊断技术愈发成熟和普及之后,线下影像中心的职能是否会发生改变?

高云龙:影像中心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医院的影像科搬出来,满足患者不排队的需求,固然是一种模式,但是这不是未来能够快速发展的业务和服务。

应该把技术创新的产品融入到影像中心, 新的影像中心一定要有差异化的定位,早期筛查之后的临床连接也是一种服务,打通筛查和转诊。

还有慢病的管理和监测,线下拍完影像,线上可以做复诊治疗方案,不用去医院排队。

爱分析:翼展未来的定位?

高云龙:翼展的主要能力在生态,我们可以帮三甲医院做联合科研,做和临床相关的新产品的研发,同时帮三甲医院建立更好的优质患者收治渠道。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更多的是赋能,通过翼展影像生态给基层机构提供医疗诊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