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宜信优势资源,致诚阿福通过技术赋能与行业共享风控智慧

试炼场景资源不可多得

2018年06月28日
指导 | 张扬 调研 | 唐靖茹 王誉钢 撰写 | 唐靖茹
  • 风控
  • 金融科技
  • 风险管理
  • 金融

如何使新的风控技术在落地业务场景时稳中求进,发挥最大价值,考验着每个风控人的智慧。宜信作为普惠金融领域的领头羊,深耕业务12年,独立出致诚阿福,将宜信在风控领域的宝贵经验与创新技术融合,以全流程风险解决方案服务于广大机构客户。持续的技术投入与突出的品牌效应使致诚阿福后劲十足。

普惠金融领域,中外风控环境差异一直是行业热点话题。

美国金融行业发展成熟,三大征信机构与FICO评分体系形成了个人征信的强大支撑。中国市场中,个人信用记录覆盖率低、人群特征复杂、收入不稳定等问题所导致的风控难,一直困扰着中国普惠金融从业者。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进步给风控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海外归国人才也将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引入国内,但不同环境下所锻炼出的风控手段,在本土化落地运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致诚阿福作为一家以智能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公司,于2018年2月独立运营,其前身为致诚信用。

依托宜信优势资源、以及多年来在技术、人才、业务经验等方面不断积累,阿福在理解客户、理解人群和理解业务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由最初的风控云平台转变成为向行业提供信贷全流程解决方案与智能风控产品的技术服务商,希望以金融科技手段助力行业整体风控水平提升。

理解业务是普惠金融风控的核心能力

风控一向是金融科技的重头戏。风险管理服务的核心能力众说纷纭,数据和技术都被赋予了极高的权重,但在致诚阿福看来,盲目崇拜数据或算法都是不可取的,这两项能力的充分发挥需要建立在对金融业务的深刻理解之上。

首先是数据层面。

风控数据市场庞杂而混乱,数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难以辨别,而数据源及数据维度也并非越多越好,维度越广,杂音越多,降噪工作越复杂。如何清洗、加工数据,识别出强相关数据,减少多维度带来的偏差,需要依靠深厚的风控业务经验。

再者是应用层面。

风控体系环节多,从贷前审批、贷中预警到贷后管理,都必须基于对业务逻辑的深入了解,设计模型并持续调优,尤其需要实践验证。

据致诚阿福总经理赵卉介绍,致诚阿福的产品、技术团队集合了众多包括原宜信风控专家在内的优秀人才,业务经验丰富,评分建模团队的负责人赖柏志先生曾主导台湾征信中心评分体系建设,在风控实践方面有突出成果;阿福产品团队的负责人王博女士曾负责宜信反欺诈部门,亦拥有深厚风控经验。

最后是场景和客群的多样性。

卓越的场景理解力需要依靠更多的客户服务案例来体现。除了宜信覆盖的网贷、小微企业贷、农贷、保险等多样场景为团队前期积累打下基础,致诚阿福也已服务超过1,000家客户,包括包商银行、亿联银行等银行,和信贷、PPmoney、点融网等互联网金融公司,人人车、第1车贷等汽车金融场景等。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场景和产品设计,致诚阿福会基于“了解客户”的原则分别开发模型。

致诚阿福除输出风控能力和产品外,还将自身定位成一个风控技术、经验和科技能力共享交流的平台。其每年在全国各地举办“阿福有约”风控交流活动,邀请宜信、致诚阿福的风控专家,向各地的行业同仁分享宜信的风控经验以及致诚阿福在服务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并就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共同交流和探讨。

产品打磨场景优势明显,技术助力风控能力提升

中国金融科技虽然起步稍晚,但金融业务需求暴增推动着行业快速向前。但就风控行业而言,好的产品离不开时间打磨,需要慎之又慎。很多投资人对回报周期的耐心有限,造成了与创业者之间的分歧。宜信给致诚阿福带来的不止是业务上的积淀,在研发等多方面也有所助益。

首先是作为种子客户测试打磨产品。

宜信业务种类复杂、业务量多、业务团队规模大,提供了不同场景、不同客群、全流程业务的试验机会。致诚阿福新研发的部分产品可以在宜信内部进行试用,接受真实业务场景的检验,收集宜信的反馈,进一步打磨完善,再向其他客户推广。

例如用于辅助信审的AI的智能问答题库-“星探”,以及近期落地的小微贷实地尽调APP-“致微”,都依据宜信的业务场景设计研发,用智能手段提高风控效率和质量。

对于第三方创新公司来说,产品打磨场景对自身发展极为重要。一方面,好的产品必须经过用户迭代过程,才能使可用性达标;另一方面,种子客户案例是获客的重要资源,缺少证明自身能力的成果,会使品牌弱势的创新公司更加步履维艰。

其次,宜信风控在行业内的口碑效应对阿福的获客也意义非凡。

传统金融机构在客群下沉的过程中需要向新金融学习风控等业务经验,宜信的风控能力在行业内有目共睹,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致诚阿福把宜信的风控能力结合自身的技术对外输出,使其在风控行业内也能获得优质口碑。

再次,是支持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

据了解,致诚阿福尚未有单独融资的计划,而目前的技术人员占到团队总人数的80%以上,也是公司的主要成本项。对此,赵卉表示,技术人才贵,而且投入见效有一定的周期,一旦研发费用收缩,利润报表会很好看,但公司发展的后劲会不足,因此致诚阿福将坚定不移地持续投入,做技术驱动型的公司。

在组建独立公司后,致诚阿福推出了“智慧共享”战略。近期,其对外公布了与美国三大征信巨头之一的益博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结合在技术、场景上的优势,打造更先进的反欺诈解决方案。此举将其共享理念进一步延伸,集中外之所长,促进普惠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爱分析从客群、场景、数据等维度评价致诚阿福。

客群:服务客户千余家,客户类型丰富,续约率高;

场景:依托宜信原有风控团队,业务积淀深厚,场景理解能力强;

数据:拥有宜信独家及共享平台数据资源,金融属性强,挖掘分析能力突出。

近期,爱分析专访致诚阿福总经理赵卉,就致诚阿福的业务发展和风控行业动态进行了交流,摘选部分精彩内容与读者分享。

定位技术赋能,推动行业参与

爱分析:致诚阿福的发展历程大致是怎样的?

赵卉:宜信致诚信用是做企业征信的,与致诚阿福原来是一家,但是后来为了更好的整合资源专注信贷风控业务,所以今年年初时把这两家公司分开了,成立了致诚阿福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专注给普惠金融尤其信贷行业公司提供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致诚信用则专注做企业征信,提供企业征信报告、实地尽调以及政府、企业诚信建设咨询等相关服务,也提供自主研发、用于实地征信等业务场景的智能工具。

爱分析:成立致诚阿福的初衷是怎样的?

赵卉:宜信从2006年成立一直从事普惠金融业务,12年来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然后不断形成更好的风控产品和工具。到了2015年的时候,唐宁(宜信创始人兼CEO)认为市场那么多player进来以后,如果有的机构风控做得不好,可能会影响整个行业,也影响监管者对行业的信心。

所以唐宁觉得普惠金融的未来肯定是全行业参与,并且行业发展不是零和博弈,所以宜信作为早期进入者,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大家,把宜信用得好的技术工具和风控经验对外输出。致诚阿福一方面向行业输出智能风控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给信贷机构做量身定制的咨询服务,比如联合评分建模、智能反欺诈产品,乃至覆盖信贷全流程的整套订制化解决方案。

致诚阿福从2015年开始,到2018年走过的路程,是在宜信12年深耕行业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致诚阿福这些年积累的业务及风控经验和反欺诈能力,基于金融科技一并对外输出。

我们每年都举办“阿福有约”风控交流会,请致诚阿福的专家以及宜信的风控专家、以及内国外其他公司的风控专家一起与行业同仁进行交流和分享,讨论当前的痛点。宜信一直在以这种方式推动行业进步。

爱分析:致诚阿福在发展过程中是否有过战略转型?

赵卉:战略转型有。

最早的时候我们是做阿福风控云平台,一开始是把宜信积累了12年的数据基于当事人授权的基础上拿出来分享给行业同仁免费对接查询,因为中国没有这类人群的征信数据,那么这样做可以帮助避免多头负债的现象,但那是最早的时候。

然后因为客户积累得越来越多,也发现很多客户没有自己的风控系统,或者是自己的风控能力不足,如反欺诈能力十分欠缺。通过对市场的了解,以及自身能力逐步地积累,到去年,平台已经发展成为了致诚阿福的智能风控云平台。

阿福平台有“群星”、“天迹”两大系统。

群星是覆盖贷前、贷中的一站式风控决策系统,包含综合决策报告、规则工厂、信用评估、欺诈甄别、深度搜索引擎、智能问答题库、贷中预警等模块。

天迹是覆盖贷后的催收及资产管理系统,包含案件对接、催收评分、失联探测、电话催收、智能分单、实地外访等模块。既包含决策输出,也有智能应用,可以提高信审效率,降低人工操作风险的同时,减少人工成本。

如今,在面对产品和业务快速的发展需求下,致诚阿福整合优势人才和技术资源,于今年初期组建独立的致诚阿福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并推出了“智慧共享”战略,以“科技智慧”“经验智慧”“脑力智慧”为基础,不断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真正风控价值。

运用云服务+本地化策略,我们在原阿福平台基础上延展打造出覆盖产品设计、获客、贷款申请、贷前审批、贷中预警、贷后管理等环节的信贷业务全流程“智慧”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风控产品,以及针对不同业务场景的咨询服务和业务系统订制,实现“智慧共享”,赋能整个合作生态。

爱分析:致诚阿福提供的风控产品是否只针对个人群体?

赵卉: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信贷机构,风控产品也面向的是信贷机构。但我们服务的机构所面向的群体肯定是普惠金融人群,同时也包含小微企业。

中国的小微企业有特殊性,很多信息缺失,报表也不健全,很难以大、中型企业的标准去衡量。所以一般给小微的贷款一定是企业加企业主两个都看,并且很多机构,包括银行给小微企业的贷款,其实都是针对小微企业主的个人资信。

所以,致诚阿福服务的更多是面向个人的信贷机构,但是大部分也有小微,比如原来给很多银行提供的服务都是落在小微金融事业部。

创新升级,构筑全流程风控平台

爱分析:群星系统中的数据除了平台共享的,是否还有其他三方数据?

赵卉:取决于客户需求。比如评分建模,里面的维度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基于平台共享机构的数据,也可以加一些三方合规数据在里面。

每个客户业务场景不同、需求不同。可能客户说,这些三方数据我已经对接了,不用加在评分里边;有的客户什么都没有,就会选这些维度加进去。但我们不单独输出三方数据。

爱分析:目前落地了哪些提高效率的模块?

赵卉:比如在提高信审效率方面,信审员以前可能是打电话给借款人,通过问答判断对方是否有欺诈嫌疑。现在我们的智能问答题库-“星探”是用人工智能的机器来提问,根据对方的答案,结合后台的一些数据进行快速校验,对答案进行判断,再根据专家规则,自动给出下一道问题,最终判断欺诈情形。

爱分析:贷中预警产品能实现哪些功能?

赵卉:贷中预警可以实时监测借款人风险,并协助机构即时启动贷后管理策略。

举个例子,贷款放出后,一般都是等到快到还款期了才去催,而贷中预警可以持续监控,告诉出借机构,借款人可能有一个刑事案子,可能已经被逮起来了;或者这个人有民事官司,欠了别人的款,需要赶快处理;或者他又向两家申请贷款了;或者他又有了好几个逾期,可能要第一时间启动催款的程序。

这背后的支撑是阿福平台多维度的海量数据及异常状态监控技术。

爱分析:贷后产品解决什么问题?

赵卉:其实是为了解决催收效率低、催收难度大的问题。

“天迹”系统也包含了众多模块,背后用到了很多技术。比如借款人失联预警,通过大数据技术快速准确识别号码状态,便于机构快速制定对策;催收评分,用到了机器学习和逻辑回归相结合的算法计算评分,覆盖各个账龄,有效反映还款可能性;电话催收,基于宜信专家经验,采用人性化的交互设计,利用网络垂直搜索技术找出蛛丝马迹,提高催收效率。

还有案件智能分单系统。对于催收公司来讲,多数情况是一人分几个单子去催,实际上是最没有效率的。天迹平台会把它细分,每一个案子过来,自动分拣,有的长期的,有的短期的,哪些是容易催的,哪些是不容易催的,会有策略性。

对于一个公司来讲,一些长期的或者特别难的,可能给外包公司;如果你觉得比较容易的,可能自己催。包括自己内部人员也一样,可能他擅长催短期的,我擅长催长期的,要是平均分配肯定效率不高。其实它是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分拣,所有时间段都会有覆盖。

爱分析:相比其他创新公司,致诚阿福的智能风控优势在哪儿?

赵卉:我们和大数据公司、纯技术类的公司不同。大数据公司都说可以做智能风控,模型无非就是选若干变量,然后给一个加权平均的比重,但是有没有用,是不是好用,就完全不一样。技术公司也都可以做,但是懂不懂金融完全不一样。

而我们跟别人不一样的是,宜信有12年的积累,这个客群也做了12年,我们了解这个行业,懂业务、懂金融,这是不一样的。

爱分析:致诚阿福的银行客户主要是什么类型?

赵卉:主要是商业银行。城商行、股份制银行改革创新的驱动力更强,所以有很多银行有自己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小微事业部、创新事业部、互联网金融事业部等等,都想做这类业务。

有时候也挺有意思的,因为我会被邀请去给银行分享互联网金融风控,主要讲宜信的风控,银行还是蛮震惊的,觉得宜信的风控还是走在行业前面的。

国内风控环境复杂,更宜稳扎稳打

爱分析:国外的风控行业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赵卉:征信行业美国走得早,风控当然也是,毕竟做金融比中国要早。美国很多用于风控的技术是走在前列的,不管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这些技术值得我们学习。

回过头来看当下中国市场的发展,虽然技术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原动力,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至上。

比如大数据在风控的运用,之前都有很高的热度,但是美国国家消费者法律中心在2014年对所有的大数据征信公司进行调查后,发表了一个文章,题目是《大数据个人信用评分的大失望》,调查报告称大数据征信公司的信息错误率高于50%,这些公司的数据模型繁多又复杂,使用不准确的数据,垃圾进垃圾出,中国其实也一样。类似这样的经验同样也是需要我们借鉴的。

在风控落地、实践方面,中美情况各不相同。中国的人群结构不一样,由于征信数据缺失,对没有征信数据的人怎么评估,完全就不一样,因此针对普惠金融的风控实践落地会比美国快,且经验更丰富。

所以,中国做风控挑战也会更大。宜信现在有很多做风控的高层也是从美国回来,原来在美国银行或者FICO,他们觉得中国的风控更刺激,更有挑战,所以才愿意回来。

爱分析:金融机构会如何评判一家风控服务商?

赵卉:我们接触了很多公司的CRO,其实他们自己都会做一些数据测试,用一段时间去测试,能分析出来某个产品和服务是否有用。

市场上有一些公司会宣传自己的产品给客户提升了百分之多少的效果,其实都是宣传罢了,因为客户不会真正告诉供应商这些业务数字。主要还是看客户的续约率。续约了,才是真的好。

爱分析:百行征信的成立是否会对民间风控行业造成冲击?

赵卉:我觉得没有一点冲击。百行征信成立是行业众盼所归,因为央行个人征信不给非金融机构开放,但民间对多头负债信息收集不齐。所以行业协会出头,我觉得特别好。

百行做的是征信,数据都得报给他,但是我做的是风控技术和管理工具,市场定位不一样,我们主要是输出技术。

爱分析:未来的市场集中度会如何变化?

赵卉:大的肯定会有,但也会不停有新的竞争者冒出来,要看具体策略。谁会胜出,客户用谁的,完全取决于各家的产品。

爱分析:2018年的战略规划是怎样的?

赵卉:业务上,今年还是定位“智慧共享”战略。共享是个理念,金融科技的能力、风控的经验、人脑的智慧,三种智慧去结合。

我们在产品技术安全上也要不断地提升,因为我觉得金融要稳扎稳打,不在于多快。阿福虽然不直接做金融,但是给这些金融机构或者类金融机构提供这种风控产品,也需要稳扎稳打,也需要不断完善,而不是求快,匆忙推出。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我们在不断尝试,也在不断落地应用在我们的产品中。一点点地应用、升级、积累,不可能一下子全铺开。未来用科技手段去推动风控肯定是一个长期趋势,但是现在这个节点,大多数客户还是更需要我们帮他们去解决风控痛点,而不是炫酷的技术,这是当前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