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驶入快车道的大特e保,如何打造“小健康”生态

周磊和林洪祥决定投身互联网保险行业,并创办了大特e保

2016年11月29日
撰写 | 张涵
  • 互联网保险
  • 大特保
  • 金融

驶入快车道的大特e保,如何打造“小健康”生态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火热,但相比广受关注的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细分领域,互联网保险还是稍显低调,此前尚未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而大特e保则是其中为数不多进入B+轮融资的创业平台。

周磊和林洪祥,是大特e保的两位创始人。CEO周磊曾先后担任美亚保险中国副总裁、苏黎世保险中国高级副总裁、德国安联救援大中华区首席渠道官,拥有二十余年保险行业经验。CTO林洪祥曾任职于IBM、百度,从事大数据架构研发等工作,是著名Apache开源社区大数据项目的贡献者,国家理财规划师。

据保监会发布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互联网保险保费为32亿,而在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高达2,234亿,四年时间翻了69倍,并且渗透率达9.2%。与此同时,国民对于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强,用户获取保险的习惯和渠道,也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因此,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用户保险意识不断觉醒的情况下,周磊和林洪祥决定投身互联网保险行业,并创办了大特e保。

聚焦健康险,挖掘市场潜力

大特e保定位于互联网健康保险服务平台,聚焦意外险和人身健康险领域。两年来,大特e保联合保险公司共推出200多款健康险产品,并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线上平台进行推广。

具体而言,大特e保的产品线主要分为场景化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中高端医疗保险、单病种保险四大类。

场景化保险是指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出基于碎片化场景的产品。以意外险和疾病险为主。此类产品小而美、针对性强,是大特e保前期主要获客工具。

重大疾病保险覆盖群体广泛,尤其关注被传统保险行业忽略的领域,比如重疾病种、高龄的患病人群、社保目录外的医疗领域等等。大特e保以此类特殊群体、服务领域作为突破口进行产品研发及推广。

例如,大特e保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少儿重疾险”,面向30天-16岁的儿童、针对30种重疾、提供最高30万元的保额,上线一天销售过千份。

中高端医疗保险相较其他三类产品而言,更注重用户健康风险管理。大特e保通过与公立三甲医院合作,打通医疗资源,将风险保障、健康服务、风险管理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主动干预用户健康管理,将用户健康风险前置。

单病种保险是针对某一类患病人群而设计的险种。比如糖尿病发症险、肝病险等,由于这类疾病的保险赔付率高,传统保险公司一般不涉及类似产品。但大特e保认为这类人群同样有保障需求,应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保险产品。

大特e保将此类产品的定价及保额与用户的体检频次、运动规律关联起来,以此激励、督促用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保险作为个人健康管理的推动力,从而延缓并发症,降低赔付率,更好的进行风险把控。

在产品研发上,传统保险公司是“渠道导向型”,先设计出产品,然后去了解用户需求并进行销售。而大特e保是“需求导向型”,把C端用户需求前置。根据需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然后推荐给特定用户群体,进行精准营销。

打通保险、医疗、健康管理环节,形成“小健康”生态闭环

驶入快车道的大特e保,如何打造“小健康”生态

不同于医疗健康产业集团自建医疗资源的“大健康”战略,大特e保在业务模式上,则是联合保险公司、医院、健康管理机构,通过大特e保平台进行信息交互,整合产品及服务,打造“小健康”生态闭环体系。

在“小健康”模式中,保险公司扮演后期理赔的角色。大特e保负责产品研发、销售,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广及营销,覆盖碎片化场景,优化线上业务质量,做好用户运营,形成良好的体外循环。

同时大特e保与保险公司实行利损共担的合作模式。在选择合作公司上,大特e保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目前主要与人保、太平、平安、中国人寿、慕尼黑等国内外保险公司合作。

医院在整个生态模式中扮演医疗数据收集与反馈的角色。医院在为用户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与保险方进行数据连接,从而提高医疗资源流转率,实现医疗控费。大特e保负责给医院输送品牌忠诚度高、依从性强的病人,利用医院反馈的临床数据,进行后续产品研发。

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干预用户不良习惯,督促用户的自我健康管理。大特e保为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导流,在产品上,大特e保相继推出糖尿病险、肝病险等单病险种,这类险种存在赔付率高、控费难的问题,因此需要大特e保主动干预用户健康习惯,推动用户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同时,大特e保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线上与好大夫、微医等较成熟的移动医疗平台合作,向用户提供远程挂号、问诊等服务;线下则打通体检机构、公立三甲医院等医疗资源,通过健康体检、基因检测等途径了解用户的身体状况,形成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因此,大特e保正是通过打通保险、医院和健康管理等环节,打造“小健康”生态闭环,与传统保险业形成差异化竞争,进行优势互补。

驶入快车道的大特e保,如何打造“小健康”生态

近日,爱分析对大特e保险进行了调研,并和CEO周磊进行了访谈,现摘抄部分内容与各位分享。

Q:与保险公司是怎样进行佣金分配的?

A:从合作机制上来讲,我们打破了通过销售渠道拿佣金的模式,开创利损分成共担的新模式,我们更多地介入到风险管控的本身,让产品盈利,去分享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

Q:保费会做差异化定价吗?

A:大特e保根据运动频率等各种自我管理的状况,适度调整保费和保障额度,作为督促用户锻炼的机制,更好的将预防的理念传达给大众。

Q:如何与医疗平台对接实现用户健康管理?

A: 大特e保擅长整合不同平台以及医疗资源,在健康管理上实行“线上+线下”的模式,线上平台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远程问诊、挂号等服务,线下还整合了体检机构、公立的三甲医院等这些医疗资源。

大特e保主要负责打通和分享资源,同时我们与平台之间的导流是相互的,我认为联合建立起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这比流量本身更重要。

Q:如何提高消费者购买保险的频次?

A:之所以把保险加上健康管理,加上医疗服务,是因为医疗服务能帮我们解决控费问题,同时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增加客户粘性的手段。

而自我健康管理不需要太多医疗资源支持,用户是完全以保险为驱动,进行自我健康管理,这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虽然保险本身不是高频,一旦把保险跟自身的自我健康管理习惯连接在一起的话,那这件事情就变成高频了。

Q:如何做好风险控制?

A:与保险公司实行利益绑定的机制,只有双方根本的利益做了绑定以后,整个事情才能更好的往正面的方向去发展,同时大特e保也拥有行业内优秀的精算团队,为我们的产品研发和风控提供了保障。

Q:如何控制赔付率?

A:健康险赔付率可从三个方面优化,第一涉足医疗;第二病人自己的依从性;第三自我管理的意识。三者结合也构成我们战略层面的闭环,通过跟医院的合作去控费,督促用户进行自我管理降低患病风险,降低理赔概率。

Q:目前产品主要集中在意外险和健康险,未来会涉及产险吗?

A:除了少数用于用户运营的产品之外,我们依然聚焦意外险和健康险领域,这个市场潜力巨大,我们会保持初心、垂直做深、精耕细作、保持专业精神和打磨细节的匠心精神,尽全力把这个事情做好。

Q:目前公司的估值是多少?

A:B+轮的估值为2亿美金。估值主要基于三方面,第一项目推进的速度和方向;第二用户规模的增长;第三产品实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