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巴歌出行董事长郝庆:资金大鳄即将进场,分时租赁行业明年爆发

2025年,分时租赁行业市场规模达千亿

2017年10月30日
指导 | 凯文 张扬 调研 | 凯文 超超 撰写 | 超超
  • 汽车
  • 汽车租赁
  • 分时租赁

巴歌出行董事长郝庆认为,分时租赁机会已到,明年市场将迎来爆发点,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市场成熟稳定时,会有3-5家巨头公司垄断超80%市场;新能源车作为最适合分时租赁的车型,当前虽有诸多技术问题,但都在逐步得到解决;相比国外,国内分时租赁的发展更值得期待,也将引领全球。

共享理念盛行之时,分时租赁行业也再度回暖。

但相比共享单车,分时租赁行业所需资金投入更大,运营难度更高,发展还相对处于早期阶段。一方面受限于市场上车辆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跟从业者较低的运营效率相关,此外,重资产重运营的模式也需要资本的强力助推。

在车辆规模上,目前行业公认的前三名,环球车享、盼达和Gofun,总运营车辆不到三万台,不及北京市出租车数量的一半,日订单数更是跟出租车差一大截。

由于较低的成本和政策的鼓励,新能源车作为分时租赁公司进场的首选。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车政策的规范化,车辆供给的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在配套基础设施方面,车位和充电桩的建设目前来看还比较薄弱,但政策上依然会给予较大的支持和倾斜,现在已经在部分城市试点新能源车每天免费停车2小时。

在运营上,提升单车日订单量是核心。不同于出租车的“车找人”模式,分时租赁“人找车”的特性决定了在车辆调度层面运营方的策略很关键,对运营细节的把控以及后台数据的有效利用起着决定性作用。

巴歌出行董事长郝庆认为,今年是分时租赁行业元年,由于新能源车供给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国家网约车新政的实施,分时租赁的机会已经到来。从明年开始,将会有大额资金陆续进场,行业开始爆发性增长。

深耕二三线城市

正是看到分时租赁即将爆发的机会,2016年10月,巴歌出行正式上线。

目前巴歌出行进驻的城市包括北京、唐山、天津、广州等8个城市,虽然涉足一线城市,但主要在外围地区,而且一线城市的牌照问题,对巴歌来讲,短期内很难解决,未来的发展重心将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今年8月份,巴歌出行与山东远通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拓山东省分时租赁市场。已经陆续在临沂、青岛、烟台、济南等地上线,计划两年内投入车辆规模达2万台。

随取随还,抛弃车桩位一体化

由于新能源车和分时租赁行业的特性,车桩位一体化是从业者默认的最佳配套方案。郝庆认为,车桩位一体化的观念已经落后,对分时租赁来讲,要从客户角度去看问题,客户只想以最快的方式用车还车,充电桩和停车位跟客户没关系。

所以,巴歌出行采用随取随还的模式,客户不需要考虑充电,也不需要将车停在指定的位置。对巴歌来讲,这势必会增加线下人员调度车辆时的运营成本,但与带来的效率提升相比,郝庆表示增加的运维成本是要低的。

在创立巴歌出行前,郝庆已在汽车行业深耕十几年,曾担任AA专车董事长、长城商务汽车租赁CEO、宜租汽车租赁总经理等。

近日,爱分析对巴歌出行董事长郝庆进行专访,针对分时租赁行业的市场规模,未来趋势以及市场格局等问题进行沟通和探讨,现精选部分内容与读者分享。

分时租赁机会已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千亿

爱分析:现在是分时租赁发展的好机会?

郝庆:分时租赁的发展有两个因素,第一,新能源车大量上市创造了分时租赁的机会;第二,网约车新政的限制,也造成了新的机会。

其实在去年10月份以前,网约车新政没正式实施时,分时租赁也在做,但是大家认为时机没有到来。从价位上来看,网约车的价位和分时租赁差不多,那谁还愿意去自驾车。但是新政实施以后,各地都在做一些规范,用车的成本会上升,很多快车被限制,网约车的价位已经上升了很多。

由于各地出租车都是当地发改委来认定,出租车公司不能随意改价。如果把各地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按1来衡量,基本上快车的价格是0.9,跟出租车差距并不大,专车会高于出租车,基本上在1.2左右,所以大家围绕着出租车上下来制定它的价格。

但是我们在定义分时租赁的时候,我们把它的价位定成0.5,出租车的50%,这样就拉开了价格距离,就会吸引很多以前坐出租车的客户下沉下来,用自驾的方式,成本能降低一半。同时也会吸引一些底层坐公交的用户,他们多花一点钱,也能享受到私家车的服务。所以从价位上来说,分时租赁是介于出租车和公共交通之间的一个产品。

所以,我认为分时租赁已经到了元年。基本上今年开始起步,未来两年会有高速的发展。

爱分析:增速怎么判断?

郝庆:把所有的出行方式做详细分析,出租车基本上没什么发展,它的供给是由国家控制;网约车现在也开始发牌照,也是总量控制,发展速度也会受限;公共交通还是在每年百分之十几的发展,但是它的投入比较大,基础设施和轨道建设也不可能这么快;现在多了一个单车,但单车就满足0-3公里出行需求,再长的话也不能覆盖所有人群。

分时租赁还是在野蛮生长期,未来两三年会有高速的发展,但高速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政府也会去管控,也会有总量控制,纳入到类似网约车的管理体系之内。

现在从资本上也在关注,今年大概有三四家拿到钱,相对还少,并且金额也低。我预测到明年四五月份以后,会有大额资金进来,一旦有一两家大型投资机构进场的话,就有跟风效应,后续主流的投资人都会进来。

爱分析:您判断整个市场规模有多大?

郝庆:滴滴认为,目前国内出行市场每天3600万单,滴滴能占到差不多2000万单,占60%。现在分时租赁市场还很小,每天占比还不到1%,预计未来分时租赁能发展到每天150-200万单。

预计到2025年,中国出行市场规模会翻倍,可以达到7200万单,如果分时租赁市场按20%占比估算,应该在1500万单左右,每天每车5单的话,要有两三百万台车在运营,这个数我认为是差不多。

一单差不多二三十块钱,大概这么一个水平,一天超过三个亿的市场份额,一年1000亿,即2025年分时租赁市场规模达千亿。

爱分析:明年开始会爆发?

郝庆:恩,有些分析机构预测分时租赁行业明年有500%的增长,同时需要大资金来推动。因为分时租赁还是靠车辆规模,重资产+重运营,两个重来促进。

不管是租车还是买车,其实都是重资产。租车也需要有人去买单,并且分时租赁是增量市场。滴滴以前整合的基本上是存量市场,通过系统去整合出租车和私家车。但是在分时租赁行业,每年都是新买新能源车投入运营,这笔钱还是相当大,比如说需要100万台,按每台5万块钱,就需要500亿。

同时,还会涉及到产能问题,虽说现在生产几百万台没问题,但是生产的不一定是适合的,除非是专门为分时租赁生产的车型,可能更适合。但目前社会上生产的车,从设计理念上都是针对C端市场,还没有一家是完全面向B端租赁市场,所以我们认为这些车都不太适合于分时租赁,要经过改造,改造会增加成本。

分时租赁未来发展要看中国

爱分析:怎么看国外分时租赁行业的发展?

郝庆:我觉得未来除了高科技公司还需要看美国,运营类的互联网公司基本不要看美国,中国完全领先的起来。再看美国,我觉得意义不是特别大,比如腾讯的社交,阿里巴巴的电商等。

在互联网出行上,滴滴已经全面超过Uber,单车也是中国最领先,现在到了汽车分时租赁,从国内这几家公司来看,技术水平也远超国外。

爱分析:这里的技术主要指哪些?

庆:比如说手机控制车辆的技术,大数据库的搭建技术,客户分析和智能调度系统等,我们都不比他们差,甚至有些地方还要更好一些。

所以,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端,中国并不差,运营端比他们还要更好。从现在来看,国内汽车分时租赁行业从技术、规模和运营上都会超过国外。

爱分析:所以Zipcar被收购是必然的?

郝庆:Zipcar做的是过渡性产品,它改革的是赫兹那种传统租赁,把传统租赁按天计算的模式变成按小时来计算,但是它没有完全依附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所以做到最后也是不伦不类,没有革命性的改变,它一定是被收购的命运。

国内现在出现的分时租赁模式,我觉得才是未来的发展,一定要用移动互联网的手段去改革传统租赁,提升运营效率,精确到分钟去管理。

其实现在的出租车也好,网约车也好,分时租赁也好,不管走哪条路,最终都会汇聚到无人驾驶这条路上,只不过谁离得更近一点。

未来3-5家巨头公司占80%市场份额

爱分析:现在国内做分时租赁的大概多少家?

郝庆:一百多家,基本上每个省都有。

爱分析:未来市场集中度大概会怎样?

郝庆:我认为还是要出现集约式管理的大型公司,预计在三五家,全国性的公司垄断整个中国市场。

同时因为资产比较重,运营比较重,会有部分地方性企业存在。其实现在专车也是一样,最后剩了滴滴、首汽、神州,包括像曹操专车等偏地方的一些,加上易到,就是四五家。但实际上各地还有一些小型的本地化的专车公司也在运营,效果还相当不错,所以未来肯定是全国性的三五家,但是本地化的完全让他打死也不太可能。

爱分析:这3-5家大概能占整个市场份额的比例是多少?

郝庆:如果说把这几个巨头加起来的话,应该占绝对的优势,至少80%以上。剩下的就是各个地区的一些小公司在运营。

地方小公司之所以会生存,地方政府起到很大的作用。未来分时租赁要发运营牌照,政府肯定会向本地企业倾斜一部分,不会全给别人,所以本地留个四分之一左右是有可能的。

新能源车最适合做分时租赁

爱分析:做分时租赁一定是新能源车?

郝庆:我们认为新能源车最适合做分时租赁,第一,它的成本低;第二,新能源车互联网设备更发达,更便于和后台对接;第三,政策上的鼓励,拿牌照更容易, 交通部的征求意见稿也阐明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做分时租赁。

爱分析:续航问题怎么解决?

郝庆:今年续航标配都在200公里,目前够一天的运营。明年车的标配大多是300公里,所以,我不认为续航是很大的问题。实际上随着运营效率的提升,我会需要更大里程的车,但是每年电池技术的发展也会突飞猛进。去年5万块钱的车还都是150公里,今年5万块钱的车都是200公里。

爱分析:新车出来后对旧车的影响有多大?

郝庆:我们现在采用租车的方式,没有买车。在新能源车高速发展的时候,它是一个新产品,迭代会非常快,如果买的话,可能一年以后这个车型就被淘汰了,或者说效率很低了,所以我用租的方式能用更新的车,直到这个行业比较稳定。

爱分析:补贴退坡对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郝庆:原来大家设想补贴越来越少,可能车价会越来越贵,实际并不是这样。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硬件设备越来越便宜,成本会下降。尤其在规模化生产以后,即使没有国补地补,也不是问题,并且未来补贴会越来越少,转成双积分机制。

爱分析:未来在政策层面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郝庆:从交通部的发的一些意见稿来看,对何种性质的公司来运营没有要求,国企也好,合资企业也行,它只是针对车,第一,会对车辆进行总量控制,因为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总会增加社会道路占用,所以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总量控制;第二,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第三,私家车如果变性,也可以作运营,通过把性质变成租赁,也可以加盟到平台下面,所以这几点对我来说比较重要。

技术难题正在逐步解决

爱分析:技术实现上有哪些难点?

郝庆:分时租赁从技术角度来讲是出行里最难的,比单车要难多了,比专车也要难很多,难点主要是在车辆控制。因为专车是有司机在开,车辆控制方面基本上是司机在做调度,但是分时租赁的车,放出去以后,属于失控状态,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和调度这台车,这个难度是最大的,分时租赁发展的最慢也是因为这个技术难度。

对车辆的控制和实现智能调度,目前是制约分时租赁发展最大的因素,当然还有好多小技术,比如说酒驾的问题,是否是本人开,发生事故以后怎么办,还有一些风控问题, 难度方面要远远大于其他的出行。

爱分析:未来会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解决?

郝庆:现在各家都在做,像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技术储备,包括人脸识别,酒精测试等。

如果是酒后使用,车是打不着火的,通过硬件设备来检测,已申请专利。人脸识别还没完全做完,未来还会有很多的新技术,包括智能调度系统等。当然智能调度系统要靠大数据的积累,积累的数据越多会越准确。

所以,精细化的运营,加上更先进的技术,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运营很差,技术再好也没有用化,运营的非常好,你没有技术手段,运营效率也很低,难度就在这。

对于巴歌来讲,首先要有好的线下运营,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人员最少,还有一些更好的技术去来指导运营,包括智能调度,风控策略,再加上资金的推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