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服务

云智易雷巧萍:物联网平台,数据价值变现的核心环节

物联网平台,做的不只有连接。

2017年07月25日
指导 | 凯文 撰写 | 关蕾
  • 企业服务
  • 全栈物联网解决方案
  • 云智易
  • 物联网平台
  • PaaS+SaaS

在物联网产业链中,物联网平台处在信息与数据的汇聚点,是其核心环节,备受各方关注。以云智易为代表的第三方物联网平台初创公司凭借快速的市场反应,在细分行业逐步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为传统企业实现物联需求。云智易较早介入该领域,解决数据从设备传至平台、赋能客户自主开发等问题,为商用类和消费类客户提供全栈物联网解决方案。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下一个信息产业里程碑。据工信部预测,我国物联网市场总体规模在2020年将达1.5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速达15%。

根据数据流向和处理方式,物联网可分为传感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

传感层,通过传感器等终端器件获取信息,并从网关接受控制命令。相比之下,低能耗是传感器的主流趋势特点之一。网络层,通过无线或有线的通信方式接入互联网、电信等通信网络,实现信息在传感层与应用层之间的传递。应用层,需要凭借对行业专业的深刻理解,在物联网平台上做场景应用开发,完成物体信息的智能化应用。

在物联网创业公司中,传感层相对成熟,入场的创新公司较少;网络层的主体玩家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创业公司多以自建网的方式切入;应用层需要较高的行业专业门槛,入场的创新公司也不算多。

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平台贯穿了这三个层级,一端链接设备,一端对接客户,是产业链中核心枢纽,具有终端管理、连接管理、应用开发、业务分析等能力,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目前,物联网平台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一,垂直行业龙头,如美的、海尔;二,创业公司,如云智易、机智云;三,云厂商,如AWS IoT;四,少量的硬件厂商,如模块、板卡厂商。

物联网平台市场在未来几年将呈现多样化格局,除了上述角色以外,仍会有新的玩家加入。第一,电信运营商借助网络资源优势,或将介入平台业务,美国电信巨头AT&T重点布局物联网平台建设,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物联网运营商;第二,软件公司或将凭借自身对擅长行业的理解,介入物联网平台与应用开发领域,行业化的物联网平台产品将进一步加速市场发展。

国内市场,云智易是较早介入物联网平台领域的创新型公司之一,属于第三方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商,每年在稳步增长。

云智易创始人雷巧萍认为,物联网平台是信息与数据的汇聚点,亦是实现真正意义的数据价值变现的核心环节。

2010年,云智易核心团队的早期业务聚焦在M2M(Machine to Machine)领域,为企业客户建立设备的连接和管理平台,在行业内最早推出全球化的连接平台,积累了一大批企业客户,包括联想、一汽等行业头部公司。

随后几年,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智能硬件、物联网也随之逐渐兴起,大环境下的芯片、模块都得到重视和迭代发展。2014年,独立出全新品牌云智易物联平台,对之前的业务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服务的客群也由商业级客群,拓展至消费级客群。

雷巧萍解释,云智易物联平台的核心价值是在解决设备互通互联问题的同时,更能为客户提供成熟的开发环境,方便开发者做平台扩展、二次开发和集成,将开发的能力赋予客户。

目前,云智易重点服务的行业有照明、地产、家电、商业运营,在重点的垂直领域提供更完备成熟的应用服务,力求做出场景产品。已实现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照明能源、智慧路灯、智能安防、生活电器、智慧社区、空气和水环境、商业资产管理等领域。

雷巧萍认为,物联网在早期对能够对售后服务产生高价值、获得新能力、对价格不太敏感的消费及商用产品会更适合。

近日,爱分析专访了云智易创始人兼CEO雷巧萍,精选部分与读者分享如下。

从连接到场景应用,四个平台协作共建

爱分析:云智易从成立至今,业务和战略上经历过哪些重要变化?

雷巧萍:云智易早期业务是建立设备的连接和管理平台,主要服务企业客户。在实践中,我们意识到设备连接不是全部目的,核心是为了解决设备的实际问题或创造新价值。

2014年,我们做了业务和战略的调整,以自己的平台为主体,以物联网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型物联网业务。在连接平台X-Link的基础上做了技术拓展和产品完善,相继又推出了开发平台X-Develop、运营平台X-Operation、数据平台X-Data。

爱分析:这四个平台是在业务流程上是环环相扣的?

雷巧萍:是的。我们关心的是设备能够安全快速的全球连接,能够快速开发需要的应用,再基于它的数据做运营。

相比之下,连接平台和开发平台是通用的,覆盖面广,兼容多样化的协议、模组、联网方式。运营平台和数据平台是做具体场景应用的,可以用运营平台的功能性组件,也可以接入数据平台进行预测性的服务。

一,连接平台,把设备数据、状态等采集回来,解决数据源和设备管理的基础问题;

二,开发平台,相当于应用使能平台,支持软硬件的物联网开发,客户通过可视化界面自行配置设备数据端点、状态值,不需要编程,减低企业实现物联网开发的门槛;

三,运营平台有一定的行业属性,但做了非常小颗粒的模块化处理,尽可能降低组件本身的行业属性,但支持多个组件组合出不同行业适合的方案。

比如地理位置追踪,我们地理位置模块由很多小组件构成,在共享经济里会关心是否在电子围栏内,需要加入围栏组件;在路灯场景中,位置只做标识作用,用平台现有的地理位置模块便可满足需求。

四,数据平台提供数据分析、可视化、机器学习等数据服务,平台能力和数据接口成熟、开放,可与企业自有系统快速集成。

这四个平台是层叠的,在最上面可配置出不同的应用方案和场景。

爱分析:物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有哪些差异?

雷巧萍:我们站在物联网的角度,去做在物联平台里的大数据相关工作,脱离了物联网之外的大数据不是云智易的关注点。我们关心的是,在物联网场景下的大数据应用价值,包括数据源、应用场景等几个维度。

所以,我们的大数据平台是物联网平台上的一个部分,将数据能够服务于场景,实现场景下的价值是第一位。

爱分析:通常情况下,数据存在哪里?会对接哪些数据源?

雷巧萍:两种方式,一种公有云,一种独立部署。云智易的PaaS层X-Link连接平台不依赖于任何一家IaaS。

数据主要来源于IoT设备,同时也会导入外部数据源。外部数据源有两种,一种来自企业,一种是独立的第三方数据,包括全域的数据和专业数据。

爱分析:数据分析工作是云智易在提供支持?

雷巧萍:是我们在做,客户得到的是一个全栈物联网解决方案,客户也可以导出这部分数据到外部业务系统和其它数据做分析。

爱分析:在对客户输出时,客户对这四个产品的认知度有多少?

雷巧萍:面对客户时,我们有一个理念上的变化,选择以一种应用的物联网SaaS服务呈现,不传递太多底层信息,降低客户的应用门槛。

爱分析:和客户合作的流程是怎样的?

雷巧萍:我们核心是解决数据从设备传到平台,数据的呈现方式、以及客户做场景开发的问题。

首先,将普通设备变成智能设备,需要加入联网的模块/模组,比如WIFI模组,模块具备云智易标准的嵌入式SDK;第二,选择的联网设备烧录之后,登录平台,配置设备端点,定义应用协议,大部分通用设备应用协议都定义好了,从硬件来看已经实现了联通。第三,客户在平台上可自行做场景开发,我们核心是把开发的能力给客户,而不是直接帮客户完成开发。

在客户开发平台过程中,我们提供一系列的标准开发工具,包括硬件模拟器、软件APP模拟器、批量产测工具等。标准件之外,我们也提供不同行业的快速模板,比如应用协议模板、端点模板,便于工程师上手,同时软硬件并行开发,缩短上市周期。

爱分析:后两个平台更偏向应用场景,上面的模块包括云智易提供和客户开发两种形式?

雷巧萍:是的,一种是我们围绕不同场景开发的通用模块,比如支付、传感器互联互通、地理位置等,属于标准件;另一种是更上层的模型,表达更复杂的业务逻辑,通过平台API开放给客户,客户自己可定制开发和发布个性化的应用。

爱分析:如果开放API接口,如何考虑平台的承受能力问题?

雷巧萍:我们设计平台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平台的承受能力,参考大客户复杂需求设计,经全球实测,我们X-Link连接平台能力是行业第一;

二,X-Develop物联网开发平台的成熟度,比如提供和开放产测工具,更注重客户的市场化需求;

三,平台接口,作为物联平台,我们上层开放的restful接口、API接口,是行业里面最多的。

爱分析:和GE lighting如何合作?云智易平台和GE Predix有哪些差别?

雷巧萍:云智易与GE Predix在技术角度有一些重合,在场景上差异较大,并不形成对标和竞争。

Predix擅长的场景在制造、能源等,围绕工控领域的智能制造体系,支持工业通信方式为主,与CANBUS、MODBUS、PROFIBUS等系统对接。

云智易切的场景是商业和消费品场景,支持非工业级的通信方式,与WIFI、蓝牙、ZigBee、NB-IoT低功耗广域网等系统对接。

爱分析:云智易有哪些合作伙伴?

雷巧萍:我们有自己的合作生态,包括IoT的上下游,芯片厂商、板卡厂商、模块厂商、运营商、地产商、软件企业等。

如果客户没有固定的供应商,我们可以根据客户产品的差异性,为其引荐硬件合作伙伴。比如有些空调只为采集数据,不向用户开放这个功能,这种会建议用NB-IoT;如果做远程控制和调试,我们会建议用WIFI;也有一些产品会同时选择两个模块,制定业务规则做切换,我们会建议WIFI和2G。

爱分析:下一步公司战略计划?

雷巧萍:客观的说,市场还没有到爆发性增长阶段,仍保持几何倍数增长。我们将利用先发优势继续巩固市场位置;在技术产品层面,继续在运营和数据层去实现物联网价值,做场景下的物联网平台;商业上继续倾向高价值的方向,包括单体价值、规模价值。

2B、2C两种客群,物联价值主导定价

爱分析:整体团队结构?

雷巧萍:整体团队100多人,70%研发,人员主要来自互联网、通讯领域。

爱分析:从客户种类来看,2B客户和2C客户哪个多一些?重点布局哪些行业?

雷巧萍:两种客户各占一半。目前主要聚焦在照明、地产、家电行业、环境类。

爱分析:销售方式有哪些?2014年之前的客户与现状的客户会重叠吗?

雷巧萍:直销加合作伙伴。在客户层面,在商业设备上是有重叠的,在家用设备上是没有。

爱分析:商业客户如何定义?

雷巧萍:单一台设备而言,需要将物联网属性赋能,是我们的服务范围。但如果是生产线设备,属于生产制造环节,这部分还未触及,主要差异性较大。商业客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重视服务的,一个是预期通过物联网改变原有商业方式,如快递柜、共享设备、租赁、高耗材设备等。

爱分析:平均客单价是什么规模?

雷巧萍:大客户是上百万/年,平均客单价在30-60万/年。

爱分析:营业成本包括哪些?

雷巧萍:资源投入,带宽和存储空间,服务成本。

爱分析:现在客户数是什么量级?

雷巧萍:现在平台收费客户在上百家。

爱分析:长期来看,当整个业务模式稳定时您认为毛利率空间有多少?

雷巧萍:两部分,一个是连接层的毛利,相对固定;一个是运营层、数据层的毛利,可以增值的部分,在相对稳定情况下,可类比SaaS软件级别的毛利率,大概40%,包括研发成本。

爱分析:跟电器厂商合作采用怎样的收费形式?

雷巧萍:从两个维度定价,一个是设备数量,一个是在平台上使用的SaaS服务。比如同样十万台设备,一个客户只需要最基础的连接和开发平台,一个客户除了连接还需要多种SaaS服务,两者的定价就会有差异。

还有一些服务包,提供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帮助客户更好的落地,也是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过程中所或缺的。

爱分析:一台电器变成智能电器,增加一套物联网解决方案,这部分的成本增加,厂商如何去考虑?

雷巧萍:从云平台角度来讲,无论是基础连接还是上层服务,单台成本和未来边际成本都不算高。但由于应用上物联网,联网模块加上板卡硬件的改造,会产生一系列的费用。比如云平台对于家用设备来讲,可能一台增加二十块钱,但是要硬件模块和产品改造会较高。

在消费类2C产品里,如果对成本非常敏感,又没有切实的创新点的产品,在这个阶段不适合上物联网;在商用类B端产品里,如果物联网能够赋予产品新的能力,为售后服务持续产生高价值,或者联网已经是同类产品标配,或者为了采集数据而改进产品,这个问题就不会被考虑。

平台层或有垄断厂商,多种技术将长期共存

爱分析:家电物联网行业,平台层现在有哪些玩家?

雷巧萍:一,设备制造商,如美的、海尔;二,创业公司,如云智易;三,云厂商;四,少量由硬件做平台的供应商,如模块厂商、板卡厂商。

美的、海尔在做自己的物联网平台,有些家电制造商也在与我们合作。云厂商也会涉及物联网,像阿里、亚马逊都发布了相关产品和服务,在原来IaaS层上面长出了一些,称之为IoT平台,解决非常基础的连接问题。对于未来,我们视它为合作伙伴。

爱分析:无论是消费级的还是商用级的,未来市场格局是怎样?

雷巧萍:个人观点,在这个行业未来会有以下几类企业,一类企业在某垂直领域做的相对较深;一类企业在IaaS层做底层支撑;一类是像云智易这种第三方平台的角色;此外,一类是有软件企业,按照其擅长的行业切入,不一定都是直接竞争关系,有可能选择合作方式。

消费、商业级的平台层未来会有2-3位垄断的头部公司,我认为可参考现有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爱分析:未来在格局上,是不是意味着一部分服务大客户,一部分服务中小客群?

雷巧萍:所有的软件服务会有这样一个模型,30%客户贡献70%收入。软件企业都想把30%扩大一些,往腰部拓展,抗风险能力高。腰部客户的随流性趋势更强一些。

爱分析:国外对标公司有哪些?

雷巧萍:没有完全对标的企业,我们会关注些物联网应用层服务企业,例如C3IoT,但它的应用领域与我们不同,我们在看它的商业架构和设计理念。

爱分析:近几年通信行业里出现的ZigBee、LoRa、NB-IoT技术,您如何判断低功耗广域网市场的未来格局?

雷巧萍:我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共存,各自有适合的场景,差异性较大。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谁代表了某一种趋势,大家关注就会多一点,像NB-IoT目前还没有太多商业应用,但由于整个市场的推动,现在大家都在关注。

NB-IoT和LoRa的应用场景不同,LoRa与ZigBee竞争更强一些,如果未来NB-IoT起来了,ZigBee、LoRa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不讨论技术优劣,就推动力而言,NB-IoT在国内会推的更快一些。

关注爱分析订阅号(ifenxicom),回复“ 云智易”即可获得完整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