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孵化名师,见教传媒要挖掘教师IP价值

见教传媒切入网红教师培训,实现网红教师IP全开发。

2017年07月18日
调研 | 东起 付亚章 撰写 | 付亚章
  • 教育
  • 声讨TV
  • 失陪了范老师
  • 凌敏
  • 见教传媒
  • 名师孵化
  • 网红老师

网红,一个原本听起来与老师格格不入的词语,却随着在线教育的火爆和移动直播技术的成熟,实现了与老师的完美结合。

无论是电视媒体时代因戏说历史走红的袁腾飞老师,还是互联网媒体时代因调侃考研成名的张雪峰老师,他们都代表了一类与众不同而又备受欢迎的群体—网红老师。

有别于传统老师只对教学的专注,网红老师则显得更为全能。他们时而专业深度,时而才艺惊人,时而严肃认真,时而抛梗无数。

专业的沉淀,技能的加持,让网红老师在圈粉无数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红老师需求,见教传媒选择从最初的教育类深度评论性访谈,转型做泛教育领域名师的真人秀综艺,试图通过综艺节目的形式打造具有网红潜质的优秀名师,同时围绕网红教师进行相关的IP开发。

目前,见教传媒主要运营两类业务。一类是2B的微课及宣传视频制作,另一类是2C的明星老师孵化及经纪运营。两类业务并行运行,互为补充,为公司正向的现金流运作提供了保障。

作为见教传媒的创始人,央视青少年科教节目主持人出身的凌敏,既有多年专业的媒体经验,又对教育行业有着自己的理解。

近期,爱分析对见教传媒创始人凌敏进行了调研访谈,现摘取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新媒体起家,逐步过渡名师孵化

爱分析:见教传媒为什么会从创业初始的教育类深度评论性访谈节目《声讨TV》转变到现在的教师真人秀《失陪了范老师》?

凌敏: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在媒体已经工作了十多年,想在下一个人生的十年做一些职业上的尝试和突破,所以从一开始创业就没打算长期做一件纯媒体的事情。也就是说从创业之初就有一个公司战略的定位和规划。

其次,我在中央台的时候,每年都会参加或主持很多教培行业的会议,外界对我的认知就是“专注教育的中央台主持人”。而且创业初始,不想太过激进,最起码不能让大家颠覆对外职业身份的认知,所以还是先从自己的个老本行入手,做一个专注教育行业的新媒体相关的尝试,然后再逐步向教育靠拢。

爱分析:公司是如何从教育类垂直媒体过渡到明星老师孵化机构的?

凌敏:创业之初,就给公司定制了一个三年发展计划。

第一年先做行业新媒体,形成流量入口,培养影响力;第二年做产品和服务;第三年基于探索出的商业模式开始做商业化拓展和复制。

具体而言,我们是2015年10月份开始做《声讨TV》,当年就凭借行业第一视频新媒体的影响力获得了2016年度“教育行业最具价值教育新媒体奖”和“中国互联网教育媒体创新奖”,所以视频新媒体的方式很快带来了公司行业影响力。到了2016年12月份左右,我们开始把为教育机构提供视频微课和宣传片视频制作的业务系统的梳理出来推向市场。

从2015年底到2016年,我们没有主动地接触过市场,但仍有持续不断地找上门来的教培机构,年营收大概约100多万,保证了我们能够正向现金流的发展下去。

其实,我们在为教培机构做短视频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师对着镜头都不会讲课。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老师对着镜头讲课会紧张。第二,老师不适应现场没有学生的授课场景。

从这两点考虑,我认为老师这个群体,特别应该掌握一定得表达技巧,表演技巧和上镜技巧。但事实上,大部分老师都没有这样的技巧,也没有机构专门给老师做相关的培训。

而另一方面,由于我在央视的时候,常被教培行业的朋友邀请给他们的老师做培训。当时培训的老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机构的公开课老师,因为公开课的老师直接面向家长讲课,讲完了效果好,家长付费的效果就会很好。另一类是做师训的老师,教他们如何在培训老师的时候教给老师们如何更加有节奏,更加幽默,更加生动的去授课,以及面对摄像机的时候如何更好地授课。

到了2016年,正值全民直播热潮达到顶峰,很多老师也开始借助直播的形式,从线下转到线上。而实际上,直播对于我们电视台的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是,我发现新兴起的直播,鱼龙混杂,急需内容的规范和内容传播者技术性的规范,尤其是在线教育的直播。

基于这几点观察,我们才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节奏过度到现在的明星老师孵化这项业务。简单而言,可以把我们理解成教育行业的华谊兄弟,我们生产明星老师同时也围绕明星老师的IP做经纪运营业务。

两维度定义明星老师,双标准进行分类培养

爱分析:公司是如何定义明星老师的?

凌敏:我们对明星老师的定义,分为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教学能力。我们孵化的老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比如最少3到5年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教学案例,并且在他的这个学科范围里要有一定的专业建树和较强的变现能力。

第二个维度,综艺能力。一个明星级的老师,还应该具备一些综艺化的表达能力和技巧,比如我们看到很多的影视明星,其实都具备综艺化表达能力。既然想做明星老师,所以也同样应该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事实证明,我们接触到很多老师,实际上会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教学之外的技能或才艺,比如我们签约的一些老师,有的唱歌跳舞很好,有的评书段子很好。但是,老师这个职业无法释放出他的其他才能。

因此,我们对明星老师的定义大概应该具备两方面能力,一个是专业本身的教学能力,一个是综艺化表达上的才艺。

爱分析:公司是如何孵化明星老师的?

凌敏:在明星老师的孵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是分了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头部明星老师。我们的定义是满足基本要求之外,要适合综艺化表达或者已经得到综艺化表达的确认。头部明星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需要把才艺和技能,穿插到讲课环节之中。并且这部分老师,已经在线下验证过,具有非常好的变现能力和粉丝影响力。

针对头部明星老师,我们可以借鉴打造明星的经验。大部分明星都是通过综艺节目或者影视剧成长起来的。比如说最早的曲苑杂坛,正大综艺到后来的快乐大本营和近年来的网综等。所以,综艺节目造星的模式已经被验证了。

而应用到打造明星老师的过程中,逻辑依旧是可行的。例如,从《百家讲坛》走红的于丹老师。于丹老师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可能在专业领域里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并不能算是一个大众化的专家学者。

而《百家讲坛》这样的电视综艺,才让于丹老师走进了大众的视角,才成就了这么一位明星级的专家学者。

因此,我们对头部明星老师的孵化就是以综艺节目的形式来包装老师。而做节目本身就是我们的看家本事。目前,我们已经跟陕西卫视合作了一档节目《失陪了范老师》,希望通过这档节目做来头部名师的孵化。

第二个维度,腰部明星老师。相较于头部明星老师,腰部老师在各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针对腰部老师,我们做了一个培训的产品叫做“争范儿学院”。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产品能够标准化,批量化地培训出一批名师。

为了保证品质,我们第一期计划仅招募36名老师,目前已经签约了一大半。

两套培训系统,实现教育与娱乐相融合

爱分析:公司是如何对老师进行培训的?

凌敏:针对老师的培训,我们有两套系统,整个培训周期为三个月。

第一个,教育系统。我的合伙人李鹏在教培行业拥有15年的运营经验,也是有行业影响力的职业经理人,他会负责匹配偏教育领域的团队来为名师培训做服务。同时,我们在签约的老师中也会筛选出几位有内容输出能力的老师。这部分老师既是培训的学员,同时也是在某一个板块负责培训的老师。

第二个,综艺系统。这部分主要针对台词能力,表演能力,镜头前表达能力和形体能力,我们会邀请一些知名的主持人和演员来给老师进行培训。

其中,教育培训的老师,我们是聘用的全职老师,但是综艺培训的老师,我们会找一些兼职的老师,以此来降低培训成本。

爱分析:在明星老师的打造和包装上都有哪些方法?

凌敏: 一方面,我们会让老师上一些卫视的综艺节目的通告。比如我们已经和江苏卫视《职来职往》节目和陕西卫视《超级老师》节目签署了合作协议,为节目输送老师。此外,还有一些网络节目和影视剧的通告。

另一方面,我们也会采用一些适合现在90后、00后群体欣赏水平的新媒体的营销方式,做一些相关的短视频和创意视频的策划和传播。

爱分析:在明星老师孵化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和挑战?

凌敏:我们可能会触及到一些线下的机构利益。我们在签约老师的时候发现,一些老师跟原来的机构已经签了霸王条款,而且那个条款约束特别具体。这与教培行业依靠名师口碑的特点有关。

对于这个挑战,我们有自身的优势。一方面是我们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优势,另一方面是我们对老师培训赋能的优势。

其次,打造明星老师的成功与否是有一定概率的。但与打造明星不同的是,我们的老师即使将来成不了明星老师,但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好的老师,因为毕竟我们招募的老师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

多渠道触及潜在名师,泛教育解决扩品类难题

爱分析:如何触及潜在的教师资源?如何进行教师招募?

凌敏:第一个渠道,通过求职综艺招募。我们与江苏卫视《职来职往》节目签署了战略合作。每期节目我们都会在这个节目当中去招聘老师,这些老师的来源有一些是个体老师,还有一些是机构里的老师。

第二个渠道,通过社交媒体招募。我们会通过社交媒体联络到一些有很大新媒体影响力的老师。基本上,通过我们深入的沟通之后,老师们对我们模式是非常认可的。

第三个渠道,机构名师的主动寻求。因为很多机构名师是希望实现自己价值最大化的。

老师价值的最大化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品牌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是自身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但是线下机构,为了降低风险,不会轻易把老师培养成名师。因此,老师一定是在互联网时代寻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既然原有的雇佣单位无法满足,自然就会寻找其他平台。

另外,我们给老师定位都是合伙人,不是传统意义的雇佣或者是分账,而是股权层面的合伙人,所以老师非常认可这个合作模式。

爱分析:老师的孵化和选拔会有一定的学科偏好吗?

凌敏:我们不会聚焦到单纯的学科,而是具有泛教育品类。

本质上来讲,我们是一家有深厚教育基因的传媒公司。因此,与一些具有特定学科基因的培训机构不同,我们更为灵活。

教育行业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跨品类很难,而我们正好能规避这一问题。因为我们不是以教育培训中的某一细分领域为起点,而是依托老师作为起点。

虽然对我们来讲,扩品类相对容易。但从现实的角度看,偏学科类培训的变现场景更为丰富,比如四六级培训,考研培训,尤其是语言类培训的变现是最强的。

爱分析:头部名师招募的时候会不会产生很高的费用?

凌敏:首先,我们跟老师全部都是签订独家的经纪约。其次,我们还会签合伙人协议。然后我们未来会给老师匹配整个运营团队或工作室模式。所以在名师招募环节和培训环节我们是要有相应的投入的。

爱分析:关于老师最终输出的第三方教育平台,公司有无固定的合作方?

凌敏:目前我们与CCtalk已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除此之外,像网易有道,淘宝教育以及跟谁学等教育平台都已经达成了很深入的合作共识。

实际上,第三方平台很希望优秀老师入驻。老师入驻对于他们来讲,提供优质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精准流量。但是作为平台或是工具来讲,在老师与学生进行课程交互或服务的环节当中,会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但平台不会做这部分提升和优化工作,因为这个是一个重活,平台不会服务其所有入驻的老师。而我们会做孵化,做培训。比如我们跟CCtalk的合作,CCtalk有现成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景,我们直接把流量和老师导入进去。

2B业务营收稳定,2C业务场景大

爱分析:从传媒市场的一般经验来看,明星价值有一次开发,还有周边的二次开发,那您预期网红老师的产值会有多大?

凌敏:从目前我们前期沟通的老师来看,最低的个体产值也在百万以上。另外,像我们签约的语培老师,个人的年产值都近千万。

爱分析:目前,公司的营收状况?

敏:我们从创业第一天起就是正向现金流。因为我们有非常成熟的2B业务(微课和宣传视频制作)能覆盖人员和运营成本。2C业务还没有匹配太多的团队,以现有团队的业务交叉和兼职为主。

爱分析:目前,公司团队有多少人?

凌敏:团队总共有13个人,涵盖了教育和传媒的双重基因。

爱分析:对于未来发展,公司有何规划?

凌敏:从短期来看,我们会成立两个事业部,一个从事2B相关业务,一个从事2C相关业务。

中期规划上来讲,最大的场景,预计还是在名师孵化这一块,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托福名师工作室,未来还会成立更多的工作室或是投资成立子公司。

从长期规划来看,只能说我们整个团队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景,并且都在全力以赴的朝这个方面努力。